标签归档:缠论

Price Action 视角下的“分型”概念

分型是缠论中的重要概念。任何一段延续的走势,都会以分型作为反转。任何两段前后相邻的走势,分界点都在分型。无论是顶分型还是底分型,分型的本质都是尝试反转。反转有成功有失败,成功的反转是转折,失败的反转是中继。

在缠论的理论体系里,分型的强弱判断要结合走势整体分析,特别是结合区间套理论去降级展开。分析分型要找到次级别的中枢,进而分析背驰或盘整背驰。同级别展开,一般是看分型两端的 k 线强弱。

Price Action 视角下,可以通过定性分析过滤不具备交易价值的分型

以 Price Action 的 reversal bar 的视角来看,任何一个反转分型(或合并后的反转分型)都是反转 k 线。要么是分型中间的 K 线形成 PinBar,得到右侧 K 线确认,要么是分型中间和右侧的 K 线形成反转 K 线,要么是分型整体合并后可以视作一个 PinBar,作为单一反转 K 线看待。

进一步地,从 Price Action 的局部位置分析,也可以通过分型的位置判断其反转价值。

第一,barb wire 格局下,分型一般都是中继分型,鲜有反转意义。例如,铁矿石主力合约 2018 年二季度日线,就是典型的 barb wire 格局。那段时间,市场上甚至有声音喊出“铁矿石已死”的口号。事实上任何一个品种都不会死,死的只是当下的波动性。此时的任何分型都不具备操作价值。


第二,均线水平格局下,分型一般不具备操作价值。例如,2018 年 5 月–8 月的铁矿石,同样的市场环境,价格相对稳定。这里的分型也不具备任何操作价值。


第三,紧凑交易区间(trading range)的地方,分型往往更不具备操作意义。例如,螺纹钢指数再 2023 年 6 月 27 日至 7 月 7 日的十天内,日内出现紧凑交易区间。这个区间被突破前,任何分型都可以忽略。


最可靠的买进信号,也是以顺势分型为买入信号的

Price Action 理论中,最可靠的买入信号是均线处以多头信号棒出现的 High 2 点,且不是很靠近通道顶部。反向做空亦然。

这种交易机会同样以顺势分型为信号。

例如,沪深 300 指数在 2023 年 9 月初出现过 Low 2 信号,就属于均线附近 High/Low 2 信号,且不太靠近通道顶部/底部。L2 信号确认后的第二天出现空头信号棒,即可入场做空。


再比如,通威股份(600438.SH)在 2020 年二季度短线触底反弹。1 的位置是 H1,2 的位置是 H2,3 的位置是 H3,这三个位置都是底分型,但分型的右侧 K 线均不是趋势棒,所以存疑。特别是 3,踩破了 EMA20 均线,并不是强势市场的表现。继续等待。


4 之前市场新高,4 是 H1,5 为 H2,均站在均线之上。6 是个典型的趋势棒,背靠均线,同时在局部形成楔形突破。6 出现后,5 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顺势的底分型。

Price Action 理论下,这是个最可靠的交易信号。在分型的视角下,这是个顺大势,逆小势的反转分型。

用缠论的视角做走势分析,这段股价的走势如下图。触底后,日线级别的中枢走完,6 的位置是日线级别第三类买点。中枢区间狭窄,预示后市走强。


当两套不同的分析框架得出互相验证的结论时候,往往所谓“大牛股”也就不远了。一个月后,通威股份股价翻倍。


Price Action 与缠论是两套不同的分析框架,二者可以相互验证

Price Action 是对局部的 K 线做主观解读,得出“bar by bar”的分析结论的方法。缠论是将市场成交这个离散集合,处理成可测度的连续统的方法。二者在逻辑上完全不重叠,相互验证效果非常好。

熟练掌握这两种工具,辅之以必要的技术分析指标快速过滤,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将大大提升。进一步地,配合基本面分析和比价关系分析,胜率可以无限接近 100%。

2024–03–19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27/

中枢的提示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4W13

写在前面

  • 价格基于成交,成交基于共识,共识基于多样认知的交集。趋势是共识切换,盘整是共识形成。价格涨跌、趋势盘整的背后,是共识的“生、住、坏、灭”。
  • 用最简单的语言记录走势中确定的机会。确定性不一定用于盈利,也可以用于规避风险。
  • 方法上,主要依靠趋势交易、Price Action 和缠论结合。
  • 基于逻辑学排中律的完全分类思想,辅之以适当的概率判断,寻找确定性机会。
  • 确定性的窗口不会经常打开,一旦打开,是可以被抓住的。

中枢是解构市场的钥匙:后市出现中枢延伸或扩展、扩张的概率更大

中枢是解构市场的钥匙。把握级别的核心就是理解中枢。理解中枢有两重含义:

  • 一是,理解中枢定义走势,中枢定义级别,中枢是行情分析的核心;
  • 二是,能够读懂中枢透露的核心信息。

走势划分准确的前提下,中枢透露的核心信息主要是两个维度。一是强弱和方向的提示,二是后市提示确定性的提示。第二重提示,是基于第一重提示结果的。

第一个分析维度,是构成中枢的前三段次级别走势组合关系。

具体说,中枢有五类。

第一类是中性偏平衡的中枢。


这类中枢整体平衡,后市预判取决于位置。

第二类是中性收敛的中枢。


这类中枢整体平衡,中枢内部出现收敛,预示波动性下降,如果是走势的第二或第三个中枢,走势结束的概率偏大。

第三类是中性扩张的中枢。


这类中枢整体平衡,内部呈现扩张形态,显示市场分歧加大,后市走出中枢延伸或扩展、扩张的概率偏大。

第四类是所谓“奔走”中枢,是趋势偏延续的强力中枢。


这类中枢内部第二段长度最长,第三段无法完全收复第二段的起点,如果出现在走势的第一个中枢位置,后市又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出现大幅单边走势的概率会加大。

第五类是反转中枢。


这类中枢已经提示了反转,如果是走势的第二、第三个中枢,甚至可能典型的第一类买卖点都不会出现,一个六段延伸直接完美。这里还有很多变化,此处不展开。

以上是第一个维度,基于中枢内部前三段次级别走势的组合。

第二个分析维度,是中枢的绝对振幅提供的确定性信息。

第二个维度是中枢的振幅(高度),准确的话说,是 ZG 与 ZD 之间的差值,以及与同级别其他中枢的对比。

振幅越大的中枢,提示后市无论是反转还是延续,其确定性都会减弱。反转和延续的本质都是离开中枢去构建一个新的中枢。振幅较大的中枢,价格走势摆脱的难度较大,后市价格回到中枢内部的概率也较大。这个类似天体物理或基础物理的相应概念。

本周的螺纹走势很生动地体现了这两个维度。


15F图上,4075向下正在构筑第二个中枢。第一个中枢内部,第二段向下力度极大,第三段反弹无力,呈现所谓“奔走”形态。之后出现第三类卖点,两周的时间出现了超过 300 元的下跌。

当下第二个中枢,第二段的低点 3428,已经跌破了第一段的起点 3434。下周行情反弹会尝试收复3640高点。无论是否收复高点,第二个中枢将会在上文“奔走”型和“扩张”型中二选一。作为 15F 级别的第二个中枢,后市出现中枢延伸或扩展、扩张的概率更大。寄希望此处出现趋势性反转,并不现实。

切换到日线图,螺纹历史高点 6193 以来,同样是一个“奔走”中枢。目前的走势,是中枢第六段(离开段)。此轮止跌后,螺纹价格会反弹。螺纹指数 3892 是个关键点位。如果日线级别反弹不升破 3892,则日线级别会出现第三类卖点,螺纹将走出单边下跌。

结合基本面,日线界别如果走出这个行情,对应的基本面消息对应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幅出清”+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了。

另一种可能是,此处横盘整理三个月以上,将日线级别中枢离开段的下跌力度消化掉,此处出现日线级别的盘整走势完美,开启一段大级别反转。这种情况下,基本面的消息对应着就是房地产行业出清结束,或又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启动。

具体交易什么级别,取决于每个交易者所处的行业。行业不同,周期不同,级别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看涨看跌。那样做,意义不大。

点位计算

上周点位计算的三个目标位已经实现了两个。目前价格在向第三目标位运动。这种测量活动,一般都会到的。

本周不预测,点位计算延续上周。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240323,获取点位计算结果。

参考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41/

排中律是交易中最坚实的确定性来源

在交易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掌握了逻辑学排中律,掌握了“完全分类”的思维模式,可以获得足够的确定性基础。

先说一下什么是完全分类。完全分类的思想基于逻辑学排中律。所谓“排中”,是指“排除中间状态”,例如,张三昨晚要么吃了晚饭,要么没吃晚饭,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既吃了晚饭又没吃晚饭。“吃了晚饭”与“没吃晚饭”,就是一种完全排除了中间状态的分类。生活中很多“是否”、“有无”,都可以做完全分类。只要分类后的选项可以在不重叠的前提下,穷尽一切可能,这个分类,就可以称之为“完全分类”。

完全分类的思考方法,是演绎法与归纳法的结合。先通过逻辑演绎展开“决策树”,再归纳,找不同逻辑分叉中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逻辑保证的确定性。例如,“晴天打伞”,其实就隐含了一个完全分类的过程:

  • 要么会下雨,要么不下雨,二者必居其一。
  • 如果会下雨,带伞,就可以出门了。
  • 如果不下雨,可以直接出门。

2 和 3 放在一起,可以发现,只要“带伞”,就可以“出门”。很多交易的时间窗口,其实就是这个“带伞”问题。所谓“确定性的交易机会”,就是可以得到这种完全分类支持的、隐含了确定性的交易机会。所谓交易机会“转瞬即逝”,本质上就是这种决策树的组合,很容易就就会被打散,不会时时常备。

找到这种决策树,就是找到交易的确定性。

以当下的螺纹指数举例。

我们曾在最近的每周观察与思考中提到过,15F 级别上,螺纹指数走出 aAb 的解构,b>a,指数即将构筑下方第二个中枢(《基于比价关系的螺纹正套机会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4W12》、《螺纹要跌到哪里去?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4W11》)。当下 15F 级别 B 的第一段已经完美,随时可以结束。这里对操作就有一个隐含的提示:

  • 要么指数 3434 以后构筑第二个同级别中枢 B;
  • 要么中枢 B 不成立,直接小转大,3434 开启一段新的 15F 走势。

这里隐含的确定性操作指导是:

  • 如果正在构筑中枢 B,则目前即将开启的向下一段,是中枢内部的一段,不具备操作价值;
  • 如果正在“小转大”,则当下即将开启的向下一段之后,会生成一个买入机会,乡下做空,是在接飞刀,亦不具备操作价值。

无论这个中枢 B 是否存在,逻辑学排中律保证了,3434 - 3640 这一段向上之后的反转,15F 级别的交易者,不该参与做空。 

交易中所谓的“买卖点”,本质上就是这种分类和合并的产物。二三类买点,本质上都是第一类买点。第一类买点的核心是判断本级别的下跌结束。

  • 后市如果上涨,则可以买入;
  • 后市如果盘整,起码会有个次级别反弹,则可以买入;
  • 后市继续下跌,也会经历中枢的一系列升级变化,也可以买入。

排中律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确定性“生成器”。用好排中律,在交易之外亦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这个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就不展开了。

关于排中律,还可以参考: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37/

基于比价关系的螺纹正套机会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4W12

写在前面

  • 价格基于成交,成交基于共识,共识基于多样认知的交集。趋势是共识切换,盘整是共识形成。价格涨跌、趋势盘整的背后,是共识的“生、住、坏、灭”。
  • 用最简单的语言记录走势中确定的机会。确定性不一定用于盈利,也可以用于规避风险。
  • 方法上,主要依靠趋势交易、Price Action 和缠论结合。
  • 基于逻辑学排中律的完全分类思想,辅之以适当的概率判断,寻找确定性机会。
  • 确定性的窗口不会经常打开,一旦打开,是可以被抓住的。

走势分析:短线反弹,市场进入盘整,等待二次确认底部

日线级别,指数 6193 以后的下跌处于中枢离开段,4075 开始下跌是大级别的 b 段离开段。

1H图中展开日线级别的 b 段,4075 起的下跌还在延续内部第一段走势。

对 4075 以来的下跌展开到 15F 级别,是个典型的 aAbB 的下跌趋势。趋势中包含两个短线中枢,第一个始自于 1 月 17 日至 2 月 19 日,第二个中枢始自于 3 月 15 日。

目前,市场正在构筑第二个 15F 级别中枢 B。这个中枢的第一段接近完成,已经匡定了中枢的范围会大于 A 中枢。后市直接出现趋势反转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更大一些的概率,价格会围绕中枢 B 出现中枢升级。无论是扩展、扩张还是延伸,其实都不是很利于入场交易。短线可以确定止损止盈做些刮头皮单边交易,攒点手续费和止损钱。

正套:比价关系给了提示,入场做正套了吗?

交易三大支柱:

  • 基本面
  • 比价关系
  • 价格分析

这里面每个支柱都可以独立成章,形成交易策略。本周的机会来自于比价关系。

螺纹钢品种一共 12 个合约在线,01/05/10 集中了大部分持仓。另外,最近月和最远月也会有些交易。12 个合约加权平均形成“螺纹指数”,又叫“螺纹加权”。

本周低点出现后,近月 05 合约较之指数,呈现了明显的强势结构(见下文),指数综合了另外 11 个合约后,呈现相对弱势。在近月主力合约进入结算月前的一段时间内,这种行情经常会出现。抛开各类产业信息和数据,单纯从走势的强弱对比亦可以独立形成交易策略。

如图,螺纹指数 15F 图:

螺纹指数图中,年初的高点 4075 向下是个 a+A+b 的盘整走势,b 段对比 a 段没有背驰,显示 b 段之后,市场会在低位继续震荡,尝试构筑第二个中枢。

如图,螺纹 2405 合约 15F 图:

近月合约 2405 的走势是完整地两中枢趋势走势,低点 3414 之后,短线走势已经完美,随时可以出现同级别反转,走出一个向上的趋势或盘整。总之,近月合约下跌已经结束了。

结合近月和指数的对比,螺纹钢品种中:

  • 近月 05 合约短线止跌,下跌趋势已经完成;
  • 加权指数会维持低位震荡构筑第二个中枢。

低点起,可以在 05 合约和 10 合约中建立正套头寸,多 05,空 10。

以周五收盘计,低点以来正套头寸多头 +198 点,空头头寸 –152 点,总利润 46 点,扣除手续费和滑点,可以博取 40 点/手的利润。

点位计算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240323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33/

螺纹要跌到哪里去?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4W11

写在前面

价格基于成交,成交基于共识,共识基于多样认知的交集。趋势是共识切换,盘整是共识形成。价格涨跌、趋势盘整的背后,是共识的“生、住、坏、灭”。

用最简单的语言记录走势中确定的机会。确定性不一定用于盈利,也可以用于规避风险。

方法上,主要依靠趋势交易、Price Action 和缠论结合。

基于逻辑学排中律的完全分类思想,辅之以适当的概率判断,寻找确定性机会。

确定性的窗口不会经常打开,一旦打开,是可以被抓住的。

一句话:空头主导市场,重大政策决定价格变盘

  • 日线级别走势,螺纹指数从 2021 年 5 月的 6193 高点向下的运动进入 a+A+b 的中枢离开 b 段。重要均线呈现空头排列,市场目前正处于下跌趋势。
  • 4 月下旬之前,市场会持续下跌。5 月末之前,市场很难出现反转拐点。
  • 未来几个月螺纹指数的价格变动,将呈现一次生动的负反馈自我实现,即:供需转差引发螺纹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倒逼货币政策出台,最终,大概率还是引发大概率事件(此处打码不具,见谅)。

走势分析:短线不见底,维持空头判断

日线级别,指数 6193 以后的下跌处于中枢离开段,4075 开始下跌是大级别的 b 段离开段。

1H级别,4075以后处于下跌第一段,后市反弹或盘整后继续下跌。

15F级别,4075以后的第一段下跌位于 a+A+b+B+c的b段,波浪理论中时常称为“主跌浪”。b段力度强于a段,尚未出现背驰,等待第二个中枢B。B出现后的几种变化现在无法确定。

均线的角度,日线处于强空头市场。反弹在即,但跌势还没有结束。

波动率:目前是低波动率阶段,周五收盘波动率已被激活

近期波动率处于收敛低位,类似的波动率时间段还有:

  • 2011 年 9 月
  • 2014 年 3 月
  • 2020 年 7 月

前三次类似的低波动率,前两次反弹后延续跌幅,第三次激活波动率后出现反转。波动率的提示是,反弹即将发生,是否是反转要综合判断下一次下跌终点的位置。

今日收盘,波动率开始放大。螺纹指数收盘价格 3506已经跌破关键位置 3509。波动率启动的前提下,关注下周反弹后向下做空的机会。

点位计算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240317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17/

反转交易的两种场景

统计学的角度上看,短线的反转交易可以以标准差分布作为分类依据,设置过滤条件,按照左侧右侧的予以区分。

第一类是左侧交易。

左侧交易可以做,但一定要满足更加严格的条件。设置一个 95% 以上的概率分布取值,设置包络线。左侧交易至少要求价格第一次收盘突破包络线后,第二次尝试突破失败。这个“尝试”只限于两种情况:第二次测试在水平线上创了新高/新低,或第二次尝试又突破了包络线。这两种情况以外,不符合条件,不做左侧交易,转向右侧交易。

例如,第一种情况,水平意义上的新高新低。价格在 3892 的位置,创出新低,而此时,统计意义上已经不支持价格在新低位置维持,价格有回归的需要。

例如,第二种情况,二次尝试突破包络线。价格没有新低,但对包络线的突破幅度减少,统计上价格已经无法维持在包络线之外,即将回归。

第二类是右侧交易。

右侧交易与左侧交易的差别在于,右侧交易是已经启动了的交易。

按照 Al Brooks 的标准,介入反转交易,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趋势棒突破原有的趋势线。随后的再次回撤才能在不创新高新低的前提下,认作启动点。

例如下图,价格连续在包络线外运行,出现一连串明显的反向趋势棒。再次回试即可以在任何一个合格分型买入,等待价格回归。

将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并列在一起,事实上可以覆盖大多数情景:

  • 第一次突破包络线,或接近包络线之后,一个明确的反向趋势棒突破了原有的趋势通道线,则回测前高前低的标准可以放低,按照右侧交易介入即可。
  • 第一次突破包络线,或接近包络线之后,没有明确的反向趋势棒突破原有趋势线,那就继续等待第二次突破包络线,或是创出新高新低。如果没有这两种情况,由于反转力度过于弱小,只能继续等待。形态上,这种弱反弹即使出现第二次反弹,也往往会形成一个小级别中枢,或旗型,形成中继形态。
  • 第一次突破包络线,或接近包络线之后,没有明确的反向趋势棒突破原有趋势线,出现了第二次突破包络线,或是创出新高新低,做出一系列筛选过滤后,则可以视为原趋势力度耗尽,原生态意义的“反转”来临,可以进行左侧交易了。

以上三种情况,本质上是在进行完全分类:一是有没有趋势棒,二是有没有某种二次测试+说谎。如果两个都没有,则继续等待,直到有。在严格的统计分布视角下,趋势的衰竭一定会呈现这两个特征,出现了,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即可。

反转交易的止盈要单独写了。简单一句话概括,反转交易的期望不宜太大,要有主动止盈。建立在主动止盈基础上的合格反转交易,获利能力不比传统趋势交易低。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05/

rb2210:一个寻找扳机点的案例 上期所日志 20230620

任何突破的有效确认都至少要在最小级别满足“突破-回试”结构。据此,在微观上,有必要建立一个客观的参照系,明确扳机点的认定标准。

任何入场点扳机点,一定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

  • 第一个条件是突破。 一定要有一个“第一波”,要有放量,要连续,要突破一个重要位置。这个第一波,是发令枪。发令枪响的时候,一定不能在线,否则会被判抢跑。
  • 第二个条件是回试。 第一波之后的回踩,要有缩量,不创新低,犹豫,等这些因素,回踩越不确定越好。回踩的级别应该等于第一波,回踩结束,是第一个入场机会。这个机会要按照结束的逻辑操作,操作笔段就是笔段,走势就是走势。第二个入场点是价格再次突破重要位置后的最小级别一笔回踩,回踩后再次突破进场。一笔回踩前的同向一笔起点作为止损位置。

之后就没有入场点了。

以上大抵就是微观层面的操作范式。这里的“重要位置”,可以是水平线(支撑阻力),可以是斜线(趋势通道),可以是曲线(各种均线或包络线)。

以相对复杂的波动率均值为例,RB2210 合约 2022 年 7 月中旬某日的 30s 图:

image.png

图中为一个买入做多机会的买点附近走势,按照 30s 级别展开后,1 点形成突破价格最高到达 3663 后回踩。以波动率做参考而言,1-2 的回踩虽然未过半,但力度略大,跌破了中枢区间。2 点是第一个入场点,也可以等待二次确认。

3 点是 2 点后的第一次回踩笔的尝试,但由于向上力量过强,向下的尝试在 3 点后立刻反转,未能形成一笔。此处不宜追单,因为上方正好面临“重要位置”。

4 点再次突破,同时波动中枢的方向转而向上,提示有做多的机会。4-5 的回试是两笔回踩。5 之后波动中枢方向继续向上,可以用 4 点作为信号突破进场。3 或 5 位置关键,可以作为证伪的止损点。

入场后的 30s 图后续走势如下。

image.png

短时间内价格迅速上拉,浮盈空间在 100 点以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178/

rb指数:寻找多义性中的确定性 上期所日志 202306013

Snipaste_2023-06-12_17-25-09.png

3F 图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中枢升级过程。3673 以后的九段升级已经满足条件。基于多义性,可以做几种判断。

第一种情况,一段 aAb 走完,一个九段升级的中枢。目前这个新的 15F 中枢已经完美,随时可以选择方向。

image.png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一个 aA之后的b一定要延续a的方向,继续向上。新的中枢形成后,后面一段b完全可以向下。此处预判市场的方向不是一句a,而是要看更高级别的具体情况,以大级别论处。

无论做多还是做空都要坚持一个原则:最标准的买卖点只有 3B/3S。此外,基于中枢的特性,在上沿做空,在下沿做多也可以考虑,操作上要注意对比,依据同一个级别的前后两个次级别走势强弱判断,不可接飞刀。

操作上,这种预判的前提下,有两个机会。一个是标准的 3B/3S,等待中枢被突破,回抽不回中枢;另一个是在中枢的向下沿寻找局部的盘背机会。

第二种情况,一段 aAb 走完,后面完成了两个同级别走势。高点3711向下的一段如此强烈,预示后面可能会开启第三段同级别走势,形成新的 15F 中枢。

image.png

这种情况下,需要等待 3711以后的3F级别向下走势完成。这个向下的走势至少需要3个次级别走势。当下的下跌只是第一段,后面还需要至少一个上一个下。第三段完成后,需要对比构成这个15F中枢的第一个3F向下走势的强弱。如果出现弱化,是个做多的机会。

做空的角度看,3711之后的下跌强烈,反抽一个同级别走势后,可能会形成卖出机会。但这里的多空方向选择要根据高级别走势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更高级别上的15F图可以看到多空的方向。

Snipaste_2023-06-13_09-46-15.png

如上图,3月中旬到5月末的下跌走势已经完美。3381的低点以后,无论前面的多义性分析形成哪个结论,都不影响一个15F级别的中枢形成。在一段下跌趋势后,第一段反弹的确认以中枢形式出现而不是一个典型意义的2B,本身是个偏多的信号。

Snipaste_2023-06-13_09-47-13.png

分析波动率范围,反弹后的中枢震荡始终处于多头一侧。

Snipaste_2023-06-13_09-47-43.png

长短期均线向上,价格运行在均线上方。同时,均线反转后第一次收窄汇拢,走势未尽。

短线操作上,只做多不做空。入场价位要以指数 3615 为目标价格,3611–3630 附近择机入场。具体入场点位和策略要参考 3F 图短线走势临场分析。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163/

交易中三个系统的实践策略

技术分析、比价关系和基本面分析是交易中的三大系统。用三个系统过滤交易机会,可以提升胜率,也可以改善盈亏比。

三个系统的的实践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首先是基本面选股。

什么是基本面?——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解,此“基本”非中文中的“基本”,而是指英文中的“fundamental”。根据 Merriam-Webster 的解释,意思是:

serving as a basis supporting existence or determining essential structure or function

基本面的意思是“决定性的(事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将基本面误解为“财务信息”、“经营数据”、“宏观指标”甚至“库存数据”等等。这些都是新闻,是消息,不是基本面——这些都不是具备特异性的决定因素。

真正的决定因素长什么样子?

  • 中国国航 IPO 后破发,“国航李总当兵出身,怎么可能让自己的股票跌破发行价这么没面子?”;
  • 2010 年–2011 年鞍钢重组攀钢钒钛,给出现金选择权,要么股票涨到目标价要么鞍钢赔付股东 80 亿元现金,鞍钢是国企;
  • 长江电力、宁沪高速这种分红股票的股息率 8% 甚至更高;
  • …………

以上这些才是真正的基本面。真正的基本面,一定是“决定性的”、“个体的”、“case by case”的因素。这些基本面的信息,属于真正的学习者,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股票分析师。

这些信息对个人交易者而言往往可遇不可求。交易中如果总是等待这种信息,容易让自己陷入焦虑。有个替代的办法可以迁就使用:以选股器中的部分指标代替基本面分析,只看那些经过市场和大机构筛选的标的。这些指标的组合很多,方法都是统一的:只有经过了市场和大机构的认可,真金白银砸过的,才能进入“选股范围” ——这里注意,不是自选股,也不是选股的结果,而是选股过程的“分母”。基本面过不了关,连选股的分母都不算。

其次是比价关系过滤。

任何一直股票,一定处于两个维度中。

第一个维度姑且叫“指数维度”。大票属于50、300指数,小一点的属于500、1000指数,或属于科创板指数、创业板指数。不是主要指数的成份股,也属于一类,叫“非指数”。

第二个维度姑且叫“概念维度”,是指包括中证、万得、申万等各种行业分类在内,基于主营业务认为划分的概念分野。各种概念粗细程度不同,大的集合如一级行业分类的“煤炭”、“石油”、“电力”,小的集合如“呼吸机”、“ChatGPT”。

不妨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底。一直股票被基本面选股选出来以后,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技术分析:

  • “指数维度”上,自身归属的指数必须强于沪深300。市场的风格不断转换,大小票的强弱不同。比价关系上,个股所处的指数必须强于市场均值。
  • “概念维度”上,自身所归属的概念指数必须强于沪深300。同一个股票可能归属不同概念,这里的地域板块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其余的行业概念板块有属种之分,一般不会内部矛盾。比价关系上,个股所处的行业概念必须强于沪深300。

通过这两重过滤后,潜在的操作标的一定既是属于强势指数,也是属于强势概念,自身往往不会弱于比价的基底。即使弱一些,也有赌强力反弹的可能。所以在这里,个股直接对比比价基底指数,似乎倒没那么重要了。

经历了基本面和比价关系选择后,五千个个股剩不下多少了。这是可以进入下面的技术分析阶段。

最后才是技术分析。

对于个人交易者,完全可以把“技术分析”这个环节再次拦腰斩断,分成“完全分类”和“择时入场”两个步骤。

第一步通过技术分析方法对“能搞的”和“不能搞的”完全分类,再次过滤掉一般以上的标的。这是前一阶段中强势板块强势指数中的相对弱势股往往就被淘汰了。

第二步再对幸存下来的少数基本面、比价关系都过关的个股逐个做个技术分析。一般而言,其数量往往和操作级别有关。级别大的可能留下的个股略多,级别小的由于存在多级别联动分析,第一步的完全分类会多做一到两次,留下来的会少一些。短线少看几个,选的频繁一些;中长线多看一些,但选股周期更久——这是个自洽的逻辑。

技术分析是手段,目的是择时。要找到最适合账户资金体量的介入时点,一定要在尽可能小的级别跟踪分析。这就决定了大量的选股器、程序代码无法代劳人工操作,操作的股票池子也一定不会很大。

有了基本面和比价关系的过滤,技术分析的方法和成色并不重要。甚至在对冲的策略中,空头一侧配置适当的指数期货合约,多头一方将基本面分析和比价关系分析的池子一股脑等额买入,大概率是不会亏钱的。前面两个做好了,关于“技术分析”甚至可以“无话可说”。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153/

转折点的操作逻辑

操作层面,交易的逻辑只有一个:明确价格运动的方向,然后寻找转折。

所谓买卖点,都是基于转折的次生概念。

第一类买卖点是转折本身,第二类买卖点是转折的二次确认,第三类买卖点是原有趋势的确认。同级别的角度上,只有第一类买卖点是转折点,后面两种都是更低级别的转折点。

寻找转折点是交易的基本功,也是确定买卖点的前提。

一个位置如果被判定为转折,需要通过几层过滤:

  1. 在走势的角度看,前面需要有中枢。这个不需要严格的笔段走势论证,只需要记住这个逻辑。无中枢,则无同级别走势,无同级别走势,自然不存在同级别转折。

  2. 在统计的角度看,需要有发散或收敛的逻辑。K 线的本质是价格抽样,背后是散点。有散点就可以做统计,就可以知道均值、标准差,进而计算波动率。有了波动率,就有了发散或收敛的判断依据。价差要么来自发散,要么来自收敛,二者必居其一。同样地,正负偏离可以作为方向的过滤,避免做错方向。

  3. 在均线束的角度看,量化不同周期价格波动的比例关系是必要的。这里不妨采用 MACD 的范式,以 MACD 和 DIFF 为核心评估。参数需要作出必要修改。MACD 可以和中枢判断一起,避免“半山腰”的操作。

  4. 在均线的角度看,需要必要的均线过滤,同侧同向。一个灵活且有效的中期均线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防范风险。这里 VWAP 的方式是合适的,参数不妨就取 20。这里没有一定之规。

  5. 从 K 线和 K 线组合的角度看,一定要有一个合格的分型。分型一定要满足必要的强弱关系。一是看分型组合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关系,二是看分型组合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关系。这里可能会和上一点出现不匹配,往往是 5 先出现,才有 4。这是正常的,不必深究。

依照以上的判断,最后过滤所得到的转折点,一定是一个右侧的交易位置,这在成交序列的角度一定是“错过”了转折点的。但如同资深交易员 AndersFu 所说,买卖点永远是一个圈,不是一个点。只有先错过转折点,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买卖点。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