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每周观察与思考

铁矿:交易的世界是“概率的”,要顺着大概率的方向开仓,把止损放在小概率的位置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37-01

弄懂如何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采取行动是人类最高和最紧迫的事业。——卡尔·波普尔 Karl Popper

交易者在市场中要树立“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的二元观点。“涨”“跌”不重要,甚至“发散”和“收敛”的视角也没那么重要,“紧迫性”和“不确定性”是真的重要。

“紧迫性”出现时建仓,“不确定性”占主导时不动,交易者将有机会摆脱大部分无谓的波动和浮亏,在启动前最后一个时间窗口进场。

15F级别

铁矿上周五(《铁矿石将开启新一轮中线上涨?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36-01》)夜盘开盘后,跳空高开上冲,全日保持震荡。这种整理走势,事实上提升了市场的紧迫性。

对比一下周五夜盘之前和今天收盘之后,这一个交易日的差别:

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铁矿指数尝试突破前高792。这次尝试是从低点762位置上来,连续走出两个局部的“3-pushes”(“三推形态”)。这两波“三推”直接收复了前面的下跌跌幅。在第二波(A1段)的末端出现新高,很难直接形成有效突破。

周四夜盘开盘回踩,全日震荡(B1、A2段)。A2段从更大的级别形成了一个新的三推形态第三段。低点762之后的第一波是第一段,A1段是第二段。这里再次出现假突破的概率很大。

从Price Action的角度看,A1、B1、A2、B2四段分别是各自重复两次的“失败的上涨”和“失败的下跌”。两次上冲遇到792阻力位置均失败了,失败之后的回落又失败了。

当市场尝试做同一件事情失败了两次,价格大概率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Al Brooks

当A1、A2失败了两次以后,B2的阴线来的尤其显眼。而当B1、B2又失败了两次,今日收盘反而是收在了792——这个前高阻力位已经两次阻挡了价格上行。收盘收在这里,今天的多头占据主导。

按A1段做等距离测量,后面的上涨能看21.5个价位。

  • 如果成功突破792,回踩不破,则下个目标位是820。

  • 如果再次突破失败,A1开始的上涨盘整形态将完美,本周二三四三天会经历一轮新的回调。

无论如何,今晚夜盘铁矿将迎来决定涨跌的关键位置。——这就是所谓的“交易中的紧迫感”。

日线级别

image-20250908175833420

从大的级别验证亦是如此。上周四的阳线之后,周五是一根十字星的孕线,周一走出了长下影线,依然是“pause bar”。按照缠论划分笔段的原则,这两根K线是可以合并进周四大阳线的。此时,大阳线的定点(795位置)就是重要阻力位。

pause bar不会无休止连续下去,在这样的上涨趋势中,沿着大阳线的方向向上突破的概率很明显大于向下突破的概率。顾比均线组的方向、排列、斜率、离散程度变化均支持这一点。

这个时候,“做多”是与市场一致的做法。

——当然,上涨只考虑卖,只有下跌才考虑买。做多要低位建仓,紧迫性最强的时候,一定出现在建仓之后。任何时候都不该追着市场走。

日内

今天日内的开仓点在这里:

image-20250908180613796

这里的头寸,即使夜盘开盘回落,也有机会平出甚至微利出场。

——交易的世界是“概率的”,要顺着大概率的方向开仓,把止损放在小概率的位置。

参考: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74/

铁矿石将开启新一轮中线上涨?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36-01

从“基本面”、“技术分析”和“比价关系”的角度看,期货交易的风险低于股票。

在中国,商品期货的交易所是国有的,保证金是三方分仓隔离监管的,品种合约上市需要证监会把关,交易者需要承担的交易之外的风险几乎是零。因此,“三大支柱”中,“基本面”的研判可以直接忽略。

甚至可以说,在国内做场内商品期货交易,基本不需要在基本面方面花精力。

股票不同,《遥远的救世主》的台词说得很形象:

这里面既有政治经济学,也有市场经济学,既要为改革开出一条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阵痛,这时的股市真真假假、大起大落。

在这种背景下,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

哪怕用了最大的基本面分析金手指,隔离掉绝大部分风险,操作个股依然会面临停牌、除权、增发等偶发事件。

这些风险,商品期货合约交易中都不会面对。

从这个角度讲,三重滤网中,商品期货交易可以省去一个。交易者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技术分析和比价关系上。

顺着这个思路看铁矿。

根据“一二三二”模型,技术分析可以展开为:

  • 走势分析
  • 趋势分析
  • 统计归纳

走势分析方面。 铁矿指数自去年 9 月到今年 6 月,用了大概三个季度的时间走完了两段 1H 级别走势。今年的 6 月 16 日夜盘低点 684.5 以后,是一个未完成的 1H 级别向上走势,目前处在第五个次级别走势。

当下的 1H 走势中枢已经完美。如果从这里开始中枢离开点,则基于等距离测量,下一个目标点位在 862-912 的位置,上方距离最新的价格大概有100点左右的空间。

趋势分析方面。 日线级别和 1H 级别、15F级别的主要均线呈现多头排列。这里无论是简单平均均线、移动平均均线还是自适应均线,均可以形成一致的结论,目前是多头占优的上涨趋势。

统计归纳方面。 日线级别和 1H 级别、15F级别的波动均处于多方区间,各级别波动率均处于低波动期间或波动率上升期间,短期指标指向向上,支持做多的判断。

技术分析之外,还有比价关系的框架。

简单说,铁矿指数一般在商品期货中放在钢铁板块和黑链指数。通过对螺纹/热卷/双焦的对比,不难看出铁矿和双焦在各个主要交易级别都是多头控盘的品种。用比价关系的话来说,原料端的几个品种属于多头的“龙头股”。考虑到流动性、资金沉淀规模等因素,原料端的期货操作还是以铁矿优先。

6月中旬到7月下旬的上涨历时大约一个半月。铁矿能否在2025年9月、10月上演一轮上涨行情呢?拭目以待。

最后,放一张铁矿指数日线图,十月见分晓。

参考: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66/

六维熵减,止戈为武:阅兵活动的深层价值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36-01

从具体的兵器和国际政治语境中抽离,阅兵活动本质上是一个跨层级的“熵泵”——将长达数月的大规模、高成本、强可见的筹备,用90分钟集中展示给世界。

同时,阅兵活动在“信息传递、集体记忆、规模协同、预期承诺、空间叙事、组织行为”六个子系统同时降噪,是一次六个维度“熵减”的系统工程。

任何系统实现“熵减”需要占用大量资源。而完美呈现了“熵减”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大国重器”。

信息传递:输出低门槛的可读编码

正步走和分列式的本质,是:

  • 建立一套外在的“时钟”和“协议”秩序,统一场上参与者的节拍、口令和步幅;
  • 建立“预演”和“彩排”机制,设置内部冗余,形成内生纠错机制;
  • 建立基于“空间对称”和“时间重复”的美学架构,使信息脱离文字,降低理解门槛。

以此,把阅兵活动希望呈现的“能力”,翻译成人人理解的秩序信号,投入公共传播。

集体记忆:给集体记忆安装检索索引

阅兵活动中,时间、地点、仪式程序是高度确定的。通过这种确定的过程,阅兵仪式给一个时期内的军工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成果,打上一个“时间戳”。通过构建“回忆/纪念—牺牲/价值—发展/现代化”的叙事框架,使集体记忆形成一个“压缩文件”,从而实现熵减。这种熵减,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导公共讨论相对收敛化。

规模协同:从个体动作到群体一致,对外传递“高组织度”

阅兵活动中,全部参与者的人数以万计,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完成各自的任务。所有人要在统一的脚本引导下,做到“大规模”、“零失误”,要确保流程可预测,边界可确定,通过数万人的共同工作,将90分钟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压降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同时,通过对军工价值的集中呈现,对外传递“高组织度”的显性信号。

预期承诺:高成本、全透明,高度可置信

阅兵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动员数十万、上百万人进行精密协作,对外呈现了“高成本投入”的信号展示。通过邀请国内外宾客、全球媒体共同见证,生成了广泛可信的社会共识,完成了“区块链”式的社会记账,形成了可追溯的有效记载。

空间叙事:以几何化手法完成空间叙事

阅兵活动统一采取对称、轴线、色块等秩序语言的视觉语法,同时又在努力和隔壁北朝鲜式的“简单化”美学保持区隔。通过“浪漫”(战旗方队、和平鸽等)和“现实”(军工产品集群)的交替演绎,在感官层面实现了熵减降噪,完成情绪编码。

组织行为:流程标准化,架构可复制

阅兵活动的又一重本质,是依据繁复的清单,将复杂活动的复杂流程有效拆解。通过将每个拆解动作标准化,训练到肌肉记忆层面;通过在架构中充分设置冗余(如第二台阅兵车),“零失误外观”成为系统属性。

在这样一个完整架构中,“单次成功”被转化为“可复制的常态”。

===

总之,从“一对多”博弈中,对博弈对手做预期管理的角度,一次阅兵活动会强迫桌面上每一个对手在头脑里模拟预演一次战争,做一次严肃的权衡。无论准备这场阅兵历时多久,调动了多少资源,价码上也远远、远远地低于一场真实的“用兵”。

从这个角度讲,阅兵最大的价值就是“止戈为武”。漫天的和平鸽飞起,为东方大国的含蓄表达画上了最完美的注脚。

image-20250903143131758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58/

人民币升值的逻辑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9-01

人民币升值的逻辑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9-01

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底层逻辑是资产价格的重估。这是等价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性机遇。

在3月12日,我们曾经提出本轮离岸人民币CNH升值的第一点位7.07(如何看待当下离岸人民币的走势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1-02)。2025年5月初再看,大致位置差不多,日线一轮反弹后升值进程会继续,第一目标位维持在7.0-7.1附近。

货币的本质,从发行方的角度看,是政府的对外承诺;从持有者的角度看,是对货币发行者的索取权。货币的底层支撑不是黄金,而是索取权的强弱。北朝鲜就算有再多的黄金储备,其货币也不会成为国际通行的储备货币,就是因为其境内毫无制造业基础,境外也没有国际认可——北朝鲜的货币不具备索取权的本质。

当下而言,财富的本质是制造业。美元拥有五十年的辉煌,是因为建立在海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美元在国际间具备很强的索取权,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能“代位地”保障了索取权的有效性。一旦这种国际间的紧密合作松动,军事霸权出现裂痕,知识产权溢出加剧,美元的索取权就会被不断弱化。

目前的中国正好相反。“一个东西,如果长三角造不出,珠三角也造不出,这个地球基本就生产不出来了”。只要不是吹毛求疵找反例,这句话基本是事实。

当代制造业,需要很多硬门槛:深水港、产业群、工程师、劳动力、基础设施、内地纵深。全世界具备这六个条件的地方不多。美洲基本没有,非洲、澳洲没有,欧洲鲁尔区,亚洲的日本关中地区和韩国若干地区勉强接近。同时真正具备六个条件的区域,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的制造业基础,是此次人民币升值的底气。

换个角度,此轮人民币升值,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价值变现。

这是结构问题,是中国人五十年的积累,是民族性的问题——不以领导人的脾气禀赋为转移,不以政府更迭为转移,不以国际关系为转移。

在微观看来,全是问题;历史地、宏观地看,芯片也好,光刻机也好,大飞机也好,曾经沧海难为水,比起六十年前的原子弹攻关,比起三十年前的“手搓歼十”,当下的一切麻烦都不是麻烦,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天道酬勤。面对明天,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信心。

img

250508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39/

准备迎接改革开放2.0 每周观察与思考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7-01

准备迎接改革开放2.0 每周观察与思考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7-01

周末数据看,美元指数继续下跌。

Image

从月线下跌的形态看,价格以极强的力度向下突破了100这个重要支撑位,朝着概率密度最大的中间地带演进。这个更大支撑区间的范围是97.3-92.7。十五年以来,在2018Q1和2021H1曾经有效支撑过两次。如果这个区间再被跌破,美国与新兴市场的互动关系大概率会回到20年前,大量的成长机会会回到新兴市场国家。

离岸人民币方面,周线上看近期7.4286这个高点很可能是2022H1的6.30低点至今一个完整走势的终点。后面很有可能开启一个同级别的向下走势,持续时间大概会在3年左右。

Image

3月12日曾经判断CNH价格会回到7.07左右,现在把目标位修正到7.09。本轮周线级别的升值第一目标区间为7.09-6.93。

A股还需要对最近的低点3040做一次二次测试。结合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再出现新低的概率并不大。

Image

结合近期黄金和国债的走势,A股出现全面普涨的可能性很小,境内整体还是处于“资产荒”的状态。A股上市公司也好,非上市企业也好,“选股”的重要性远大于“择时”。

最重要的图是中央政府发布的数据。(下图彭博的文字分析有误,税收收入不是“持续下滑”,而是2024年的下滑趋势得到了遏制,增速已经开始回正了。读图之后要有信心。)

Image

根据彭博社的汇总,中国政府非税收入增速曲线显示,进入2025年以来,类似“远洋捕捞”这种无原则无底线的行政罚没增速得到了明显遏制,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非税尽管这里下滑的不是金额,而是增速,依然可以看出一个足够维持一两个任期以上的新阶段即将到来,大的逻辑一定是:

  • 一是繁荣经济,做大税基;
  • 二是逐渐提升税收收入;
  • 三是进一步控制非税收入增速。

这个结构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其中的节奏;这个结构一定是好的,四十多年前就是这个大逻辑。

这个结构下:

  • 境内的基础设施体系的价值会得到重估,市场将引导资源在各部门重新配置;
  • 劳动力特别是工程师群体的工作价值会得到重新定义,35岁现象会逐渐消失;
  • 新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成长焦虑会被激发、引导,新型人口红利被释放;
  • 债务危机通过借新还旧得以解决,新增债务将支撑资产重新定价,整个国家实现资产负债表扩表。

一个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民族,会又一次打开家门,伸出双手,迎接五洲宾朋。

Image

250421

===

参考: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35/

美元指数又到关键点位,美国人民才是该关注国运的那群人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6-02

美元指数又到关键点位,美国人民才是该关注国运的那群人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6-02

美元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美元对一篮子各国货币的比值加权”,100的点位是个平衡位置。美元指数高于100,则美元相对强,低于100,则美元相对弱。

打开美元指数的月线图,四十年来100这个位置大概被穿越了7次。

Image

月线级别的K线图,是可以还原历史节点的:

  • 第一次(向上突破):1981年2季度。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被拖入战争泥沼。美元开始强势,一直到1983年里根总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之后,1985年美元指数见顶。这个顶部是史无前例的164。
  • 第二次(向下跌破):1987年1季度。这波行情对应的是新兴市场的成长,“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市场快速成长,资本向各个民族国家溢出。
  • 第三次(向下跌破):1989年2季度末。这波反弹发生在1989年2季度末,此处省略若干字。这次反弹是全世界在苏东剧变的背景下,全球市场对新兴市场的一次重新审视。这波反弹被证伪后,新兴市场快速发展,一直到1998年。
  • 第四次(向上突破):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开始,资本回流美国,一直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1年7月见顶。911事件之后市场恐惧美国军事力量,美元指数反弹,未创新高,开启一轮下跌。
  • 第五次(向下跌破):2003年1季度。2001年下半年中国加入WTO,市场提前有所预期。到2001年9月事件已成定局,美元指数月线一根大阴线背靠100的位置下跌了一下。这波行情一直持续到2022年。期间,在2015年、2016年和2020年有过三次上破100的尝试,知道2022年突破。
  • 第六次(向上突破):2022年2季度。这波强势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只到2022年四季度就见顶了。这期间的历史事件包括国内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以及十月份的第贰拾次大会。大会闭幕,确定性消除,美元指数又开始了新一轮向下,直到现在(2025年二季度)。
  • 第七次(向下跌破?):2025年2季度,我们很可能再次看到美元指数强势跌破100的点位。历史事件的背景无需多言,历史事件的结果,往往也能从资本的流动方向找到答案。

为了更好的把握确定性,不妨从黄金的角度进行验证。

换个角度理解黄金:

  • 黄金是世界上唯一的天然、免息债券;
  • 当世界出现单极化的老大时,老大的有息债券会更有吸引力,黄金暂时让位;
  • 当世界出现多极化或者大范围的混沌时,黄金开始上涨;
  •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七十年代瓦解,黄金潮起潮落,受通胀影响,整体是向上的。分析实际涨跌,可以看对数坐标。

这里不看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黄金,看CMX黄金加权价格的对数坐标。

我们把每次上涨和回调分开,从“世界多极化”的角度理解:

Image

  • 第一段上涨:1976年-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挑战美国霸主地位,多极化加强;
  • 第三段上涨:1999年-201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快速发展,一直到2012年;
  • 第五段上涨:2015年末至今。这背后是一个很深刻的海权变革逻辑。简单说,从2015年9月中国海军首次出现在美国阿留申群岛海域,到今天中国有8艘112个垂发单元的055驱逐舰,26艘64个垂发单元的052D驱逐舰,合计有2560个垂发单元在海面上漂着。海军现在还有“一坑四弹”、“冷热同架”技术,理论上现在中国列装的导弹驱逐舰一次可以发射数千枚各式导弹。我们列装的鹰击 - 21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达到15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这些数字和技术,事实上已经动摇了美国基于航空母舰的全球海权,也动摇了美元和美债中蕴含的货币信用和索取权。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们总是看到国家在外面免除美元债务换取类似瓜达尔港这类的资源——本质上和抛售美债没区别。

综上,无论是美元指数还是黄金价格,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当下身处其中,每天看到的都是具体的新闻报道,都是浪花和暗涌;历史的大方向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不会如自媒体们的标题一般,猫一天狗一天。

如果美元指数在2025年2季度有效跌破了100这个位置,同时黄金价格继续上涨,那么Price Action就是在告诉我们这次中美冲突的结局。

到时候需要赌国运的,是美国人民。

中国人从来不需要赌国运。

250417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27/

市场完成了一次纠偏,美联储二季度大概率还是要降息的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6-01

市场完成了一次纠偏,美联储二季度大概率还是要降息的 每周观察与思考 2025W16-01

上个月分析市场先于美联储抢跑了,启动了对未来一年的降息预期。这一个月以来,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短效舆情。从这个周末的CME利率市场分析,二季度大概率会降息,时间点很可能是6月18日的会议。

Image

市场投票结果显示,6月18日会议降息的合计概率已经超过了90%。考虑到5月7日会议的降息概率也有2成左右,当下看二季度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把每天市场的报价绘制成一个上限、下限和中值的曲线对比分析,这个周末市场对于一年以后远期利率的继续走低形成了一致预判,预计明年4月29日的利率中值已经降到了3.5%以下。较之3月18日的3.7%左右,下降了20个bp。

此外,最近一个月以来,市场对于五月、六月两次会议降息的预期更加一致,特别是6月18日会议(图中左数第二个点)突然失去了支撑,从4.4%-4.5下降到了4.2%以下。

Image

这个调整并不是市场的短线冲动。对比一周以前,4月11日的市场更加理性。一周前4月4日的市场预判,7月30日利率中值会下降到3.8%附近,远端明年4月29日利率会下降到3.2%以下。

Image

对比上一次分析利率:

  • 2月19日,约50%的参与者认为年底利率会维持在4%-4.5%的区间。
  • 3月19日,约80%的参与者认为年底利率会降至4%以下。
  • 4月11日,约93%的参与者认为年底利率会降至4%以下,超过70%的参与者认为年底利率会降至3.75%以下。

总结一句: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市场已经完成了一次自我纠偏。纠偏后的报价变得更为理性。更为理性的报价背后,今年6月18日降息的预期正式确立了。

在这个预期的影响下,我国国内人民币继续降息的政策空间被打开,存量债务置换将加速推进,境内各类资产人民币价格将得到支撑,对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整体利多。

250414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23/

历史地看,因缺有需是最大的逻辑,芯片产业是最确定的机会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5-03

历史地看,因缺有需是最大的逻辑,芯片产业是最确定的机会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5-03

先看一组历史:

  • 辛亥革命国内陷入内战,暴露了一大需求:中国几乎没有国产的药品。于是其后所谓的“黄金十年”民族制药工业破土而出,一系列的“xx大王”也是同样的逻辑成长;
  • 抗美援朝,同仇敌忾,战场上的困难暴露出新中国的两大短板:没有飞机,也没有地面机械化运输能力。于是各大汽车厂开始发力,人民空军也开始快速发展;
  • 八九年之后国际社会的封锁禁运,也暴露出了吃穿用度靠进口是靠不住的,于是十四大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中国社会的市场化活力;
  • 南海撞机之后也是一样,人民空军仅仅靠“走量”还是不行,歼八2M飞得再快,还是不够可靠,于是高精尖的歼十、歼二十、歼三十五一个又一个出来了。

危机的本质是经济体的“应激状态”,危机很少会导致崩溃,就像炎症很少会导致死人一样。危机的本质是免疫系统的动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是危机的历史使命。我们很难用一个段子、几句戏谑概括当下,但回顾历史,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因缺有需,暴露出来的不足,会成为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

这是第一句话:因缺有需是最大的逻辑。

为什么说芯片产业是最确定的机会,在于三句话:

第一句,对手的攻击提示了我们,软肋在这里。这些年制裁华为、中兴,七寸是芯片,搞得我们最好的科技企业很难受。对手掐得疼的地方,就是软肋,就是脖子。对手不会掐膝盖骨、胳膊肘的。我们的软肋在这里,这是对手告诉我们的。

第二句,我们的实践告诉我们,短板在这里。信创产业这些年的发展提示了我们,要搞好全面的国产替代,牛鼻子就在这里。我们在硬件层面从电网开始到路由器都是全面国产化,电网走得最远,中文都成了输配电行业的国际标准第一语言了。但信创产业国产替代一直收不了口,瓶颈就在芯片。

第三句,取得的成绩告诉我们,机会在这里。这些年芯片产业风云巨变,x86架构正在逐渐被ARM架构渗透。凭借这个机会,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中国的芯片产业,早已经脱胎换骨。深圳地区有机构芯片厂商,早就攻克了7nm芯片、128核的量产问题。绝大多数芯片应用场景其实已经得到了满足。现在差的,一是芯片行业最上游的架构,二是封装层面的“SoC化”。我们在这个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不是简单化的“填补市场空白”,中国的芯片行业是初生朝阳,距离爆发,差的是临门一脚。

未来的机会就在于“上下两端”:

一是最上游的ARM架构知识产权,及相关的机会。这个机会有多大,ARM这个隐形的手前几年动了一动,华为度过了被封锁的最艰难的时刻。ARM架构从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国内的情况看,确定性最强。

二是最下游的封装层面,SoC层面。类似苹果平板和电脑的M芯片,直接将CPU/GPU/内存/硬盘合成到一起,以适应更多场景。真正具备这种封装能力的产业链相关企业,一定有机会。

250410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21/

中欧表态:分化敌人,争取支持的意味很明显了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5-02

中欧表态:分化敌人,争取支持的意味很明显了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5-02

  • 对敌人中还想做生意的,释放积极信号(图1)。
  • 对敌人中坚定的顽固派,释放强硬信号(图2)。
  • 第三股力量,外围“打野”(图3)。
  • 各家“NPC”围观不做实质性表态。

结构很清楚,昨天说的三种情况,都走出了各自的迹象。最后会收敛到哪一种情况,要看后市的演变。

稍微展开一下前文第四点“NPC”。

大国角力,小国就是“NPC”。NPC不会默默躺平睡觉。NPC也有NPC的动作,也有NPC的思考。但小国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战略缓冲不足,容错能力比较差,在其内部一定是“求稳第一”,会有大量的调研、征求意见、外部勾兑和内部协调。NPC们,一是不会第一时间站队,二是不会做出倾向性过于明显的表达。

以新加坡为例,最早这个星期后半周,新加坡政府,或MAS(新加坡金管局)也许会做出稍微正式一些的表态。这个表态很难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激进的表述。不能排除,没有进一步声明的可能性。事件发生几个星期内,后续影响还在发酵,各家NPC还是会以围观为主,说点“劝架的”,或者“正确的”套话。

从交易的角度看,“黑色星期一”之后,所有的救市都是政治表态,汇金也好,诚通也好,都是市场中的单一主体。市场的走势是各方合力的汇总,任何单一的一方,都不可能独木成林主导市场的走势。基金盘口也好,自营交易也好,只要不是日内交易(Day-Trading),这个时候手上如果没有浮盈的空头头寸,都应该坚决空仓,等待各方尘埃落定。任何“抄底”动作,都应该等待市场二次探底完成。

Image

Image

Image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19/

事情闹大了可不好,美国人还要做生意的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5-01

事情闹大了可不好,美国人还要做生意的 每周观察与思考Y2025W15-01

  • 从两国的体量来看,中美合计占据世界经济近半体量。2024年全球的GDP总额为110万亿美元,美国GDP约29.2万亿美元,中国GDP约19万亿美元,两国合计超过4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规模接近44%。
  • 从对彼此的依赖程度来看,世界依赖中国,中国并不是最依赖美国。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占全球比重达到14.2%,2024年估计也差不多,是国际贸易史上单一国家最高比例。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比15.8%),其次是欧盟(12.8%)和美国(11.2%)。考虑到东盟,墨西哥等对美出口,有相当部分是中国产品转口或本地组装,实际上中国产品对美国出口占比大于11.2%。
  • 从中国的实际关税水平来看,实际关税税率只有1.3%,远低于此次美方对外的说法。自加入WTO后,中国一直都在逐步削减关税壁垒,2024年,中国一年进口商品总金额为18.4万亿元,2024年征收的关税为2443亿元,实际平均关税税率是1.3%。

因此,如果“事情闹大”,大概率会产生三个后果:

  • 第一,阻止了制造业向拉美、东盟各国溢出。这些国家的优势是生育率高,有人口红利;说英语,劣势是没有整套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供给冗余不足。如果我国制造业继续对外溢出,这些国家将有机会从简单的“三来一补”做起,重走“四小龙”道路。现在关税无差别加上去,彻底断掉这些国家的路。
  • 第二,WTO体系缺少美国名存实亡,新的全球化体系应运而生。早些年里,WTO事实上已经开始逐渐名存实亡,各国有权任意设定本国关税。后续继续发展下去,大国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自给自足,可以内循环。小国做不到,只能被拿捏。工业体系强的大国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内生一套新的“WTO”体系。这套体系实际就是现成的:一带一路。
  • 第三,我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能力,借此机会,给现有短板进口产品加高价格,可以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短板主要是两个,一是芯片,二是航空器,对应英特尔和波音。芯片方面,国内市场需求已经垒出来了,深圳地区的民营企业已经攻克7nm/160核的量产,ARM架构的知识产权本土化在即,芯片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彩电、光伏组件,价格被打得很低很低。航空器方面,C919为代表的国产产品已经实现了商业运营,另外空客体系并不属于美国。

这种情况下,小国是绝对不会跟庄的。截至目前的信息,跟庄的市场主体只有我们和欧盟,日韩以下,没人跟进。从新加坡的情况看,MAS已经对各大金融机构发函调研,征求应对策略。从现在汇总的信息来看,新加坡大概率会不了了之,保持现状,很难主动出台更多政策。

最后无外乎三种情况:

  • 一是各国保持现状,中美欧三方角力,制造业体系强的最终胜出。
  • 二是美国改变政策,自我证伪。如果是这样,川普大概率会成为凯撒。
  • 三是美国主动构建对话机制,双方和解,最优解不存在,则双选次优。

这里面,第三种情况的概率最大。这种结构下,加税成了后续谈判的筹码,双方求最大化不得解,转而追求“个体次优+整体最优”,实现经典纳什均衡。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自己在都自白,“事情闹大了可不好”。

image-20250407144638321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