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Trading

你真的想要平滑的收益曲线/资金曲线吗?

平滑的和不平滑的

先来看两个曲线。

回撤大的交易曲线
平滑的交易曲线

很明显,下面的曲线更好。上面的曲线也是盈利的曲线,可为什么看起来会有这样明显的差别?原因就在于回撤小,所以下面的曲线更加平滑。

什么因素让曲线变得平滑?

一般地,决定资金曲线是否平滑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 操作仓位的轻重。轻仓的更平滑。

每次用1%的资本冒险,开仓错了,资金回撤1%;每次用10%的资本冒险,开仓错了,资金回撤10%。将10%的资金用于一个品种,和50%的资金用于一个品种,在市场出现不利波动时,回撤幅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在命中率和回报比确定的前提下,风险资金比例越大,持仓仓位越重,回撤越大,就这么简单。

  • 操作品种的多少。品种间关联程度低,可以进行风险对冲的更平滑。

只操作黄金一个商品,和同时操作黄金、咖啡、日元和沪深300指数这个投资组合相比,在稳定盈利的前提下,一般是后面的组合收益曲线更平滑。尽管股票、商品、汇率、利率等市场也会存在同涨同跌的情形,但毕竟不同品类会出现“板块轮动”,涨跌的节奏不会完全一样。此消彼长之间,收益曲线就会平滑一些。

曲线平滑真的那么令人高兴吗?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平滑的资金曲线真的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如果你还在追求减少回撤,你会觉得平滑的曲线确实是好事。但当身临其境时,也许并非如此。

平滑的收益曲线意味着回撤幅度更小,但资金增长的幅度同样变得平滑。

  • 当你轻仓的时候,资金在增长,你会不会后悔,“早知道多进一点了”?

  • 当你采取多品种对冲策略时候,手中的组合大赚小赔,你会不会后悔,“早知道会止损,就不动**品种了”?

亏损令人感到沮丧,少赚也会让人沮丧。这种沮丧就像惦记着该买没买又开出了大奖的彩票,挥之不去,余音不绝。

因此,当你在追求小幅度回撤的时候,当你在为着平滑的曲线努力的时候,有必要想清楚,能不能抵抗上面两种感受带来的失落和沮丧?那是平滑的代价,也是利润对风险的妥协。

什么时候要去追求平滑的收益曲线?

当然,有些时候,平滑的曲线确实是我们的不二选择。至少在这些时候,曲线越平滑越好:

  • 打理别人的钱的时候。

操作别人的资金,无论是基金形式还是代客操作形式,增长曲线都是越平滑越好。MAR值、MDD%是评价操盘手法的通行指标,控制不好回撤,就是在降低自己的得分。

  • 可能会用钱的时候 。

如果账户的资金是交易者生活的来源,或者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动用的钱,那么增长曲线越平滑越好。这样约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从账户提现的时候,恰好赶上净值的低点——这部分资金取走用掉,也就没了翻本的可能,浮亏变成沉没成本。

  • 交易者年岁大的时候。

一般来说,无论交易者多大年纪,都要减少亏损。但如果交易者年轻,完全可以以回撤换经验,用浮亏搏反弹。海龟交易导师理查德·丹尼斯的浮亏曾到过80%,但后来依然可以创净值新高。尽管其中的等待很煎熬,对一致性也是很大的考验,但毕竟还有出头的可能。年纪大的交易者就不一样了,它们应该追求的是确定性和稳健的交易。我们很难想象年均收益23%的巴菲特可能去承受80%的浮亏。美国的有些书籍里甚至建议中老年人的钱只能投向政府担保的债券。总之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收益曲线越要平滑一些才好。

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我们应该追求两件事:

  • 首先,搞清楚适合自己的MDD%(Max Drawdown),然后努力控制住它。

一般来讲,无论什么样的风险偏好,这个比值以不超过30%为宜。30%的浮亏对于回本来讲需要实现43%左右的盈利,比亏损幅度高出了40个百分点。超过这个水平,回本难度变大,浮亏基本就是“被套”了

控制MDD%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随着浮亏的加大,逐级降低R值;设立警戒线,必要时停止交易,通过无风险品种获取固定收益弥补亏损后继续操作;多品种小仓位操作不同市场的不同品种,对冲波动风险等。这些方法不一而足,但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控制好你的交易冲动和欲望

  • 其次,在自己能接受的MDD%水平上尽量将收益率最大化,找到盈利的方法,努力提高MAR比值。

要结合最大回撤比确定交易策略。你确定的MDD%只有5%,那么就不要动用2成仓位以上的资金;你确定的MDD%可以到达25%,那么可以适当的下重手,以2%的R值去交易。总之,无论怎么设计、规划,确定MDD%以后再找方法。

交易的目的不在于收益率,而在于保持一致性通过保持一致性,确保稳定的MAR比值。这才是我们追求“平滑的收益曲线/资金曲线”背后的东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00/

职业交易员是如何克服根据自己的偏见和喜好来进行交易的?

本文为知乎问题“职业交易员是如何克服根据自己的偏见和喜好来进行交易的?”的回答。以下为正文。

首先实名反对@刘刈柳橙 的答案。月度25%的收益率,插图中特别加入“天通银”的字样,很难不让新手心旌摇摆。强调一点,在国内做交易,请选择证监会下面的各家交易所或正规商业银行,不要参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国内交易平台。知乎不是个专业的交易网站,在这里提及那些乱七八糟的平台只会害了更多的人。永远反对推荐证监会和商业银行以外的任何国内交易平台。

这是一个好问题,很好的问题,感谢@韦昌明 的邀请。

破个题先。这个问题实际是在问如何避免交易被情绪左右。实际上是探讨如何确保交易一致性。最近曾经写过一篇体会,题目叫做《收益率不是交易的目标》,探讨的就是如何处理交易心态。在我看来,交易心态、资金管理这两个东西与交易技术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随手归纳一些交易大师的观点,国内国外都有。

  • 交易系统中包括四个要素:方向预测、时机抉择、资金管理和心态控制。——《期货投资的命门》;

  • 做交易需要管理好三项要素:市场、资金和交易中自身。我们分别称之为市场管理、资金管理和自我管理。——《金融交易学》;

  • 要获得成功需要同时涵盖以下三个方面:方法;资金管理;心理因素。 ——《交易圣经》;

  • 成功的交易奠基于三大支柱。一是需要分析多空力量的平衡;而是需要实施良好的资金管理;三是需要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计划进行交易,避免套在市场高位。——《以交易为生》;

  • 我们坚信,要在投资市场赢钱,必须具有四个条件:一 ,要有准确的分析;二, 要有正确的投资策略;三 ,要纪律严明,切忌赢就赢粒糖,输就输间厂;四, 要有良好的资金管理。——《投机智慧》

  • 所有的因素归纳为以下五点:1.投资理念;2.研究分析的理论功底和交易技术水平;3.交易经验;4.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水平;5.交易心态控制能力。 ——《期货投资的命门》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所有的成熟交易者都在强调两点:心态管理和资金管理。这两点要比进出场的技术、判断趋势方向什么的重要得多。

举个例子,这个简单的交易系统,收益肯定比余额宝高:

每天选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晚上22:22,进入任意一个黄金交易平台,可以是上期所,可以是工行中行,掷硬币决定开多开空,然后设定一个止损位、一个止盈位,止盈空间是止损的3倍。如果是上期所,每20万元资金可以做一手,40万元做两手,以此类推;如果是工行中行,每3万元做10克。挂单后什么都不动,等着价格撞线。

按照这个系统每天都做,一年下来起码不会亏钱。有兴趣的可以拿着2013年的图复盘,看看能赚多少。这只是个最简单的资金管理。真正的资金管理包括多市场资金分布、品类限额、单一品种的风险暴露、头寸限制等。这里面的道道很深,后面会陆续说。

下面说说交易心态。

心态管理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你很容易想清楚这里面的道理,但很难做到。就好像减脂,任何人都知道控制热量摄入,主动运动就可以减脂,但很少有人能够获得成功。

在我心里,心态问题的牛鼻子就在于:我们太看中交易的收益率了。在前面提到的文字里:

贪婪和恐惧是交易的大敌。这两种情绪与亏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交易者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步摆脱贪婪和恐惧的过程。由于现有收益率较低而放大风险敞口,重仓交易,这就是贪婪;而由于提前完成收益率“目标”,为了确保”胜利果实“,人为降低风险暴露,这就是恐惧。以收益率为目标进行交易,注定要将贪婪和恐惧绑在身上。

因此,收益率不应该成为交易的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交易的目标?保持一致性。

这里的一致性包括:不在系统内的信号,不做;系统内的信号出现,坚决做;每次开仓的风险暴露,按系统做;出场时机,由系统决定。哪怕你是个主观交易者,系统是纯粹主观的,也要机械的按照主观系统来。完整、忠实的按照交易系统操作,就叫保持一致性。这才是交易的目标。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长久的生存在市场中。

更进一步说,保持一致性是为了什么?——

交易是一个游戏,不出局,玩下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因此,如果是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做好资金管理,保持好交易一致性。当然,浮皮潦草,简单勾勒几句,挂一漏万。任一个具体的点都可以说上万把字以上。

慢慢聊吧。

石本无火,相激乃生灵光。希望知乎里多些交易的讨论,也希望能得到@潘越 @乔二 等老师的指正。

重复一句:在国内做交易,请选择证监会下面的各家交易所或正规商业银行,不要参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国内交易平台。永远反对推荐证监会和商业银行以外的任何国内交易平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89/

做交易,你应该知道什么是SQN指数

Van Tharp曾经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SQN指数。这是一个用来衡量交易系统好坏程度的指数。

SQN指数是什么

SQN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SQN=root(n) * expectancy/stdev(R)

SQN=交易次数N的平方根 * 交易系统的期望值 / 期望值的标准差

其中:
- root(n) – 交易次数的平方根
- expectancy – 交易系统的期望值,以倍数(风险回报比)表示
- stdev(R) – 期望值的标准差

显然,SQN指数具有如下意义:

  • 交易次数越多,获利机会越大。

  • 风险回报比越大越好。

  • 风险回报比的标准差越小,交易结果越规律,回撤越小。

SQN指数的含义

很显然,如果你要优化SQN指数,需要做的事请包括:使交易次数和平均风险回报比的乘积尽可能大;使公式中的标准差尽可能小。

SQN指数的含义 (n=100时)
SQN 值 交易系统的质量
1.6–1.9 Poor but tradable 不怎么样,可以凑合用
2.0–2.4 Average 普通
2.5–2.9 Good 好
3.0–5.0 Excellent 杰出
5.0–6.9 Superb 一流
7.0- Holy Grail 圣杯

SQN指数的局限与修正

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风险回报比均值和其标准差之间的比值。交易次数的平方根在这里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你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增减交易次数、在你的投资组合里增加更多的交易品种来改变它。

举个例子:我们拥有一个风险回报比为0.80R、标准差2.5的交易系统,我们在一年内用这个系统进行了100笔交易,这个系统的SQN指数是:

SQN = root(100) * 0.80 / 2.5 = 10 * 0.80 / 2.5 = 3.20

显然,这是一个杰出的交易系统。

现在假设一年内你进行了200笔交易,现在SQN指数变成了14.14*0.80/2.5=4.52。交易的成绩变得更好了。

再假设你一年内只进行了25笔交易,SQN指数立刻下降到了1.60。

可见,交易次数的多寡会使SQN指数出现很显著的波动。对此,Van Tharp给出的方法是,按照交易次数计算其平方根,但超过100笔交易,交易次数以100计算。

这里给出另一个修正的思路。

请注意,在上面的三种情况里,风险回报比和标准差的比值始终固定在0.32这个值上。

因此,我们可以去掉交易次数的变量,将SQN指数进一步修正一下:

SQN指数的含义 (剔除交易次数影响时)
风险回报比与标准差的比值 交易系统的质量
0.16–0.19 Poor but tradable 不怎么样,可以凑合用
0.20–0.24 Average 普通
0.25–0.29 Good 好
0.30–0.50 Excellent 杰出
0.50–0.69 Superb 一流
0.70- Holy Grail 圣杯

小结

SQN指数很重要。越高的SQN指数意味着交易系统越好。使用SQN指数越高的系统,控制好仓位,我们也就越容易实现我们的交易目标。至于是否优化——剔除交易次数变量,还是以100次为上限——全看你的兴趣了,都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84/

交易系统的历史回测应该注意什么

交易系统的历史回测应该注意什么

交易系统必须能通过历史回测才可以投入使用。无法通过历史回测的交易系统不可能在实际交易中获利。历史回测是交易系统投入实盘的必要前置环节。能通过历史回测的交易系统不一定是好用的交易系统,但不能通过历史回测,则一定不是好用的交易系统。

一般地,回测交易系统,需要从稳健性(Robustness)分析的角度特别留意以下四点。

第一,历史回测的期间必须足够长。

一般来讲,对于国内的股票、商品,应该回测5年以上的数据,对于新上市的品种,至少也要回测3年。对于上市较早的品种或国际市场的黄金、美元指数等商品,则应至少回测一个牛熊周期,一般应该在10年–15年以上。回测的期间足够长久,回测的成绩才足够可靠。对于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品种,则应在开仓时将R值适当加权处理,主动降低风险暴露。

第二,分析回测成绩,应予以“断代”处理。

一个稳定、可靠的交易系统,在一定期间范围内,成绩应该相对稳定。仅靠一两波大行情拉高整体回测成绩的,会使使用者高估系统的价值。例如,回测上证指数时,如果仅仅将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纳入总成绩,而没有逐年的回测数据,很可能会因为一次牛市而高估了一个本来绩效一般的系统。我的经验是,按年予以断代,分析各年的回测绩效。完全平均的回测成绩是不可能的,一个优秀的系统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单一年度不出现巨大亏损;各年整体稳定盈利,偶尔出现超额获利。

第三,回测系统后应该防止“过度优化”,尽量减少参数变量,防止“参数孤岛”。

过度优化(Curve Fitting,也可称为“曲线拟合”)是交易系统回测的最大敌人。一个交易系统应以简洁为上,少用参数变量。对于采取了变量参数的系统,最优参数附近的参数也应具备不错的绩效,形成“参数高原”。应防止过度优化后的“参数孤岛”。

第四,交易系统应经历多品种回测检验

一个可靠的交易系统应该具备普适性,不能仅仅适用于个别交易品种。只能用于一个品种的交易系统,往往是过度优化的产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品种间可以结合品种特性进行一些针对单一品种的微调。比如结合不同品种的ATR情况,根据日K线的振幅过滤一些非常态下的开仓信号等。这种根据具体品种采取的个性化调整不属于过度优化。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82/

收益率不是交易的目标

20130118020847855

健全的原则将有助于我们战胜那些恐惧、贪婪和希望等可怕的人类情绪。自律,自律,再自律。 ——Brent Penfold

尽管获得较好的收益率并不难,但交易的目标不应该是这个。

当我们习惯性的把每年10%、30%、50%、100%的回报作为交易的目标时,操作将很难不受这个目标的左右。我们把目标定在50%,半年了只有5%的收益,下半年开始难免就要加大风险暴露了;反过来,如果目标收益是50%,半年收益就达到了40%,为了避免回撤,保持这个收益率,下半年很可能人为的降低风险暴露,减少R值,以低收益换取小回撤。如果后半年行情好,这样做很可能白白丧失了本来可以获取的利润。

可见,以收益率为交易的目标,会导致交易一致性的丧失。

丧失交易一致性对交易者的影响是致命的。常清老先生曾说,”交易者要想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即战胜人性中最基本的两大缺陷:恐惧与贪婪。“贪婪和恐惧是交易的大敌。这两种情绪与亏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交易者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步摆脱贪婪和恐惧的过程。由于现有收益率较低而放大风险敞口,重仓交易,这就是贪婪;而由于提前完成收益率“目标”,为了确保”胜利果实“,人为降低风险暴露,这就是恐惧。以收益率为目标进行交易,注定要将贪婪和恐惧绑在身上。

因此,收益率不应该成为交易的目标。

什么才是交易的目标?保持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包括:不在系统内的信号,不做;系统内的信号出现,坚决做;每次开仓的风险暴露,按系统做;出场时机,由系统决定。哪怕你是个主观交易者,系统是纯粹主观的,也要机械的按照主观系统来。完整、忠实的按照交易系统操作,就叫保持一致性。这才是交易的目标。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长久的生存在市场中。

交易是一个游戏,不出局,玩下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78/

永远永远不要被套

永远永远不要被套

自从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交易系统,只有亏损和砍仓,基本就不再“被套”了。思考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交易系统的入场信号以突破为主,规避了一些风险,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心态的改变。相信下面的文字每一个高手都比我领悟的更深刻。

“被套”的原因

“被套”是追求“实体正义”的结果。“被套”者只关注交易的盈亏,以盈亏论对错,赚钱的交易就是对的,亏欠的交易就是错的。而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趋利避害,不愿认错的天性。在亏损等于错误的时候,止损出场就是认错,这难度确实比较大。

可见,“被套”的错误在于将价值上的“正确”限制于结果上的盈利,而将“错误”与“亏钱”画上等号。这样的结果是主动将人性中不愿意认错的劣根性放在了通往成功的对立面。

“被套”的四个坏处

被套有四个坏处。

第一个坏处是,在资金上,“被套”一般会导致较大幅度的本金损失,而较大幅度的本金损失意味着回本的难度呈现指数递增。根据不对称原理,超过10%左右的本金损失意味着要用相当于1.1倍亏损幅度的盈利幅度来扳平。如果是30%的损失,意味着这个倍数将达到1.4倍。如果是50%的损失,200%才能扳平,这个比例将达到4倍。

第二个坏处是,“被套”往往意味着“被套”得更深。在期货市场上,由于有杠杆的存在,10%的保证金损失意味着不利变动的幅度一般只有1%左右(10倍杠杆计算)。而一个反向趋势一旦形成,很少有1%、2%的随即完成反转的请况。因此,在高杠杆的市场中,一旦“被套”,往往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第三个坏处是,即使是“被套”后实现了“解套”,长时间等待解套也将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规模不大的资金在期货市场,很容易实现50%以上的年收益。以年收益50%计算,相当于月单利4%以上。4%的月单利意味着,3%以内的亏损及时止损出场,可以在一个月内扳平。而一个3%的浮亏如果变成了30%的浮亏,变成了50%的浮亏,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这还是没有考虑爆仓的情况。一旦爆仓,收益率再高,手艺再好,拿什么回本呢?

第四个坏处是,“被套”就像手指尖的倒刺,时时刻刻影响手艺,影响心情。手上有个倒刺,干什么心情都不会好。交易时,账户上有一笔交易存在大比例浮亏,操作就无法心平气和。

正确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不去关注交易的盈亏,而是以是否遵守了交易系统作为评价对错的唯一标准。遵守系统信号入场,亏钱了也是对的,没有遵守系统——无论是没有信号乱入场还是见到信号没敢入场,无论盈亏都是错的。在这种标准下,对错与盈亏无关,亏钱了及时止损就是,不牵扯认错,出场自然就易如反掌,至少没有亏钱后还要承认自己错了那么困难。

将是否遵守交易系统作为判断正确的标准,盈利从哪里来?从优势期望来。寻找一个胜率、盈亏比有相对优势的系统,保持同样的资金管理原则,按照系统操作,自然会有盈利。单笔的得失、盈亏,也就变成了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东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75/

其实都是一样的

上知乎。读到阮琦的文字(自己加了着重标记):

人性暴露的时候,……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往往比方法技巧更加重要 ,高手跟菜鸟的区别也在于此。菜鸟认为事事都该有前因后果,因为有因果,便觉得自己可以有作为,总想着立即改变现状,但结果却是无端生错一错再错;而高手则懂得顺势而为见机行事,在时机不到之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读到这里的时候,惊诧了。这不是和小马哥长谈中、和行外人的科普中经常提到的观点么?——交易是反人性的。初学者总希望通过交易证明自己,于是时时在线。高手不,高手等着,等着,等到交易机会如同克罗说的“站在墙角弯腰捡钱”一般时,重手短止损出击。于是才有了所谓“会等是爷爷”,才有了如梁瑞安所说的,在日常交易中“积小胜看作练兵”,然后“在天时地利人和时打大仗”。

看来事事都是相通的。

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想做些什么,于是对着女孩喋喋不休,对着老板说个不停;你在交易的时候总想做些什么,于是不断开仓平仓,不断傻逼交易。——这是一回事。

你在与人相处时总要求对方这个那个,看到的永远是对方的缺点,提出的永远是高不可攀的要求;你在理财时总要求既要保本又要保收益,眼睛里只嫌“风险太高”和“收益太低”,最后只有一种可能,去相信那些“保本高收益”的东西。

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反求诸己。

  • 不要求对方做到什么,不要求对方改变什么,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初心与对方相处,一起进步,加深理解和信任,不做亏心事。

  • 不要求收益,不限制亏损,要求的是每天早晚看盘,移动止损,按信号入场出场,不做手欠交易。

如同青泽所说——

“我已经知道如何在期货市场赚钱了,若我还是失败了,不是因为我无知,而是因为我做不到。”

“做到”最重要,“做到”也最缺练。

反求诸己,本立而道生,一切随之而来,迎刃而解。大抵就这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73/

【翻译】上班族的收盘交易

89AAAFCC-4423-4969-9CB1-1188E9C00989.jpg

估计大多数正在学习我的课程的学员要么白天要上班,要么在忙着各种各样的生意,总是没时间。不管是你从事的工作、职业还是生意,都可能将你大多数自由支配的时间消耗殆尽,只给你在每天早晨或晚上留下一个小小的时间窗口,去看一眼市场行情。不幸的是,谁也帮不了你,周末也不开市交易。:(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将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帮你在保证白天上班的前提下,好好利用其他你确实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分析市场并完成交易。与许多交易者的看法相反,你不需要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坐在行情图表前尝试捕捉每一次非常小的市场波动。这个交易方法每天最多花费你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我更喜欢这么做。

白天的工作如何改善你的交易成绩

也许你在别的网站也读到过,外汇市场每天早晨在亚太市场开盘,在纽约时间下午5点收盘结束一天的交易。估计你也知道,无论在任何时间周期中最重要的价格就是收盘价(如果你不知道,现在请你记住)。这是因为无论是在1小时、4小时还是日间的交易期间内,收盘价为我们反映了多空双方谁赢得了胜利。

正因如此,外汇市场中来自纽约的日线收盘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多空双方谁干掉了谁。我最喜欢日线图,因为日线图汇总了一天当中发生的所有时间,并且在纽约市场收盘时告诉我们最后的结果。这时候,有可能正好产生了一个PriceAction的入场信号,这时候如果你掌握了PriceAction的交易方法,你需要去做的全部事情只是在每天收盘后分析一下行情图表,快速检索你关注的市场,看看有没有入场的信号出现。只要你知道怎么做,做完这些连30分钟都用不了。

你上班时真正错过了什么

很多交易者在邮件中问我,如果按照我说的主要关注4小时图或日线图,错过了15分钟或更小级别的建仓信号怎么办。我的答案是,“没错,也许你确实错过了一些小周期图中的入场机会,但这是好事。”你要清楚,在更小周期的行情图中会有更多的“噪音”和无意义的价格波动。所以,你真的认为如果你忽略掉这些小的交易周期你会错过什么大的行情?不,事实上你真正错过的只有盯盘的压力、过度交易和亏损,所有人都知道错过这些是好事。交易者的这种错过信号的感觉,仅仅是来自于贪婪、恐惧和时刻处于市场中的存在感需求。

如此,纽约市场收盘后的日线交易不仅仅更适合于你每天的日程和时间安排,同时还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易方式。这么说看起来过于理想化了,但如果你能准确地建立正期望的交易,我保证这是真的。你在白天要从事的工作应该被看作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如同许多交易者错误认为的那样,把它看作是交易的麻烦或障碍。

你的日常工作是对过度交易和过度分析市场最好的缓解,它可以帮助你在市场中保持纪律性和忍耐,为你提供需要确立成功的交易心态才能获得的稳定的盈利(如果你破产了,你就不能在市场中生存了)。当你工作的时候,市场是离你渐行渐远的,这时候市场上发生的大多数事情都是无意义的和对你而言不必看到的,工作中的你正好可以避免被这些变化无常的日内价格波动所干扰。

收盘后的交易帮助你确立适当的交易心态

D20B729B-EFEA-4747-8555-D3EAD3167C86.jpg

事实求是地说,大多数的交易者的交易方法太多了,他们交易时的心态也往往会随之变得毫无章法、心烦意乱,这种毫不可取、事与愿违的循环使你做得越多,错得越远。

我是这个意思:你越是坐在行情图表前,搜索着一个个交易,想象着一个个开仓入市的理由,你就越有可能根据几率较低的交易信号入场。一旦你开始了一笔没什么把握的交易,你在本质上就像点燃了头脑中的一根导线,拉开了一个自我循环、不断成长的情绪化交易错误的水闸,事情会一直越变越糟,直到你决定用逻辑或清醒思考来有意识地介入中止这个趋势,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对很多人来说这非常难。

这就是收盘后进行交易能够帮助你的地方:如果你能每天只看两次盘,每次只有20到30分钟,大多数过度的交易或错误的交易心态都将被有效排除。如此,不仅仅由于关注更大的时间周期,从而获得了更有关联和重要的观察市场的视角,收盘后交易的习惯还能帮助你建立一个清晰、质朴的心理环境,这是长期交易获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如何围绕你的工作去交易

让我们仔细看看一个应用收盘后交易方法完美地配合你每天的日程去分析市场、入场交易的交易流程范例。

记住,你每天只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就可以有效地分析市场,参与交易。

上午8点 - 在你早晨起床、淋浴、吃早饭以后简要的检索一下市场(直到你完全醒来,彻底准备好了再做这些)。你要仔细看看在你睡觉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看看你最关注的市场的价格行为对关键的支撑阻力位做出了什么反应,在趋势线上是否出现了Price Action的入场机会。如果市场上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信息,在关键的支撑阻力位或趋势线也没有明确信号,那就关闭行情图表忙你的去吧。

上午9点到下午5点 - 工作、生意、健身及其他每天的事情。

晚上7点(或其他睡前的时间) - 下班回家吃过晚饭感到舒适后,你可以重复早晨做的事情,用20到30分钟的时间检索4小时图和日线图,仔细看看工作期间的市场价格变化。关键的支撑阻力位或趋势线上出现了什么明显的信号吗?如果纽约市场收盘时你还在工作时间,那就注意去看看日线图是如何收盘的,上一个晚上都发生了什么,确定你是在早晨看到这些(从你自己的时区角度)。再来一次,我们要做的和早晨一样,集中注意力在4小时图和日线图上看看你最关注的市场的价格变化,找找有效地Price Action信号。

这是一个你可以适用的轻松惬意的交易日。当然,上面说的实例是有前提的,你应该对如何用PriceAction去交易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你的交易工具箱中必须有几个稳定的Price Action的交易范式。只要你拥有这些知识,你可以像我们刚刚讨论的那样,轻松地执行每天的交易流程。

更进一步……

51AA620D-598B-4F77-8673-20D7AE932984.jpg

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是收盘后交易和大周期级别交易(4小时和日线)的坚定倡导者。我已经用收盘后的交易策略成功交易了超过12年,所以顺理成章地,我的交易课程和辅导关注利用收盘后的Price Action去分析和交易日线图。这个方法可以给你更高把握的入场信号和更多的自由时间,帮你获得完全澄明清晰的心态。学习过我的交易策略和交易哲学,我看到数以千计的痴迷交易以至于持续亏损流血到死的人们,变成了秉持低频日线交易原则、心态成熟的交易者。他们做出的改变不仅仅改善了他们的交易成绩,同时还令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少的压力和更加明晰的心态。如果你想接触专业的日线级别交易,请通过我的Price Action课程获取更多信息。

作者:Nial Fuller

原文链接:
End-of-Day Trading For People with Jobs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