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交易级别

多级别联动下的短线确定性: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一月下旬短线上涨了一周。根据 Price Action 的理论,是个典型的均线附近 Hn (H3)上涨的实例。结合多级别联动,可以以非常小的风险敞口介入其中,博取 15 倍左右的回报。

港股最近一段时间的成交量缩水。看市场情况,这次短线机会的资金容量大概 200 万港元,适合大资金做短差调仓降成本,以及散户轻、重仓操作。

首先看日线图。

简单做个标记。

日线图上,标记 1 的位置:

  • 日线分型不符合左右强弱原则,右侧未出现趋势棒。
  • 回踩踩破了 VWAP。
  • VWAP已经掉头向下。

很显然需要等待二次确认。

标记 2 的位置是个 H3,回踩 VWAP。1 月 17 日的空头趋势棒收盘后,最低价已经非常接近 VWAP,此时应该转入 15F 跟踪观察。直到标记 3 的位置附近,价格偏离合理区间,择机出场。

15F 图如下:

简单标记:

标记 1 是日线 17 日阴线收盘。可以看出此时的下跌在 15F 图中并未结束,需要继续等待二次信号。

标记 2 的位置有 4 根 15F 线重叠,形成了小的交易区间。此时 MACD 绿柱开始缩短。注意一般短线的启动点是在绿柱子第二次缩短。此时是第一次缩短,所以不用急。这个时候相当于做个预热。盯盘可以转入分时图了。

标记 3 的位置是绿柱子第二次缩短,同时上攻 VWAP。如果不展开到分时图,这里的趋势棒就是启动信号,以前低做止损位,0.24 港币的止损区间,小于 2%。如果切换到分时图,可以做的更精细。

标记 4 的位置是第二个入场点。同级别价格上穿拉锁区域回踩两次,形成了 H2 架构。

标记 3 附近的两个低点出现在 1 月 22 日和 23 日两天。展开两日的分时图:

标记 1 的位置价格上攻了分时线两次,但未能形成分时图底分型,不算站稳。标记 2 的位置,价格上穿分时线,回踩不破。此时可以入场,以分时线为止损位。

入场价格 13.14,止损位置 13.06。以上下各多给 1 个 tick 计算,止损区间 0.12,止损区间小于 1%。

当日入场后,价格未跌破分时线,持有,按照 15F 图跟踪观察(“移花接木”)。

1 月 26 日早盘跳空高开后温和回踩,显示还有二次攻顶。1 月 29 日早盘创新高,显示 15F 图见顶,切换回分时图。

标记 1 的位置,出现跌破分时线后未回到线上的情况。最迟到标记 2 的位置,应该将头寸清掉。

此时,是 1 月 29 日下午 13 点开盘后。收盘前,回收现金。

收盘后,再看当日日线,完美逃顶。卖出离场的价格应该在 14.80-15.00 左右,收益率约为 13%-15%,风险收益比约为 15 倍。

总结:

  • 机会是次第展开的,从日线到15F线,再到分时图,不用着急,不怕错过,不可越位。
    • 高一个级别的判断,决定低一个级别的操作。
    • 第一个级别的风险释放后,盯盘参考高一个级别。此之谓“移花接木”,以小敞口换大收益。
    • 高一个级别出现离场信号,降级到低级别确认找点离场,守住利润,避免大的回撤。
  • 多级别联动可以很好的产生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效果,以“日线-15F-分时”三级联动次第向下,再次第向上,可以在确定性的基础上把握右侧进场的机会。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2200/

知乎:为何期货交易一年只有一两次或两三次交易机会?

原题目见 链接

这是一个交易的话题,题目下的答案却远远不止“交易”。读了各个角度的回答,启发很多。

下面试着从“缠论”的维度,说几句自己的理解。

接触交易之初,师父就曾经提到过很多次,一年大概只有一两次大机会,三五次小机会,再多就不算机会了。

那时候做日线,只会掰手指,死记硬背,于是就记住了“一年大概 250 个左右的交易日,一两次大机会,能做的机会不超过五个,想多做就多看几个独立的品种”。

这么多年一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 2019 年第三遍通读 108 颗原文。

  • “K 线”是最基础的交易指标,是对确定周期价格运动的概括。
  • 日线级别的交易,每日一个 K 线。
  • 最少 3 天,可形成一个日线顶底分型。
  • 两个顶底分型之间,最少间隔 1 个独立 K 线。(此处暂不分辨定义)
  • 最少一周左右,4 - 5 个交易日的时间,日线形成一笔。(4 天或 5 天看笔的界限是否重复计算)
  • 由于有大量的合并和延伸,实际走势中,日线一笔一般都是多于 4 - 5 天的,实际走势中 9 - 13 天居多,当然甚至还会更多。
  • 继续拍脑袋,按 5 笔构成一个线段估算,大概是 45 - 65 个交易日构成日线一段。
  • 次级别走势一般至少是同级别一段。
  • 用最简单的结构下,5 个日线线段构成一个日线走势(实际走势归纳,此处并不是走势的定义),大概是 225 - 325 个交易日构成日线一段走势。
  • 这一个走势的起点到终点,就是一个个 1 - 2 年一次的大行情。
  • 按标准的一二三买卖点,大概就是“一年只有一两次或两三次交易机会”了。

上面的叙述有不严谨的地方,次级别走势与同级别联立定义的部分是缺乏论证的。考虑到商品期货每天的交易时间横向不一致,纵向不确定,没有引入次级别来说明,只是大概拍拍脑袋。

进一步多说几句,这个问题的本质上是个“交易周期”问题。250 个左右 K 线构成一个完整周期:

  • 日线级别,大概一年是一个交易周期。
  • 小时/两小时级别,大概一个季度是一个交易周期。
  • 十五分钟/三十分钟级别,大概一个月是一个交易周期。
  • 三分钟/五分钟级别,大概一周是一个交易周期。
  • 三十秒/一分钟级别,大概一天是一个交易周期。

这其中,每个交易周期各自的时长不同,但大概都对应了 250 个左右的 K 线,其中蕴含了 1 - 2 个,最多不超过 3 - 5 个交易机会。用缠论对走势的定义看,含义是一致的。

这个判断不一定对——比如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的底层逻辑不是建立在价格走势上,就完全不适用。探讨这个问题,最大的意义在于限制交易频率,避免“剁手式”交易。毕竟各门各派都不主张无依据的频繁交易。

以上纯属定性分析,很多环节是拍脑袋估算,数字部分看看就好,方家不必深究。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