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康健

控制体重的又一个意义

1

4B44CE40-5F48-45B0-8F7C-F97D6D02B29E.jpg

凯文·凯利在《失控》这本书中的“Pop Goes The Biosphere”这一章里介绍了曾经在美国荒漠进行的“生态圈”试验项目。在这个项目里,8个正常人住进了人工制造的“生态圈”,在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了两年。

这个章节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

人类居住在封闭系统里的第一年,就产生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医学结果。对这群与世隔绝的生物圈人的常规血液测试表明,他们血液中的杀虫剂和除草剂浓度增加了。因为生物圈二号里任何一个环境因素都受到持续而精确的监控,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受监控程度最严密的环境,所以科学家们知道这里面不可能存在任何杀虫剂或是除草剂。他们甚至在一位曾经在第三世界国家生活过的生物圈人的血液里,找到了美国20年前就禁止使用的杀虫剂成分。

与世隔绝的试验环境中为什么会出现连美国都不会有的成分呢?

——“根据医生的推测,由于日常食物有限,生物圈人的体重大幅度下降,于是开始消耗过去储存在体内的脂肪,导致几十年前残留在脂肪中的毒素释放出来。”

2

21E2BB21-8654-4E99-B48C-4F075CCE654A.jpg

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DDT非常难以分解,并且可以在动物脂肪内储存。甚至曾有人一度在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了DDT——南极洲可是不用农药的。(via

据估计,DDT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半衰期为8年。70年代后,多数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DDT。禁用DDT后,美国密歇根湖鱼类体内的DDT已经减少了90%。

3

993773FF-BB7E-404F-AB5A-C1932AAE10A4.jpg

互联网上甚至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脂肪实际上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启动保护身体的作用。脂肪细胞会把体内毒素如重金属和化学物包起来,防止它们接触关键内脏。有些人过重、过胖其实是免疫系统起动产生大量的脂肪把毒素包裹起来,等待送去肝、肾处理,万一肝功能不好,或是天天吃进去太多的毒素,让肝来不及处理这些包裹着毒素的多余脂肪,那人就会逐渐胖起来。过重、过胖很可能是体内毒素累积后,免疫系统启动,以脂肪来将这些毒素、重金属包裹起来的结果。(via

4

1DD98478-36BF-449E-85F2-ABB34986F29D.jpg

各种说法很多,以此为前提,可以归纳如下结论:

脂肪中会储存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

存储是可逆的。脂肪被消耗后,这些物质会被代谢出体外。

这成为了控制体重的又一个意义,不是吗?

如何理解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先写结论:

  • 谁借的钱多,一般就会更富!
  • 畅通的融资渠道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资质较好的表征。
  • 借贷越多,WACC越低,同等条件下——EVA越高,考核绩效越好。

以下正文。

noname-2.gif
Ke为股权融资成本;Kd为债权融资成本;W为各自比例;T为所得税税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指的是对于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的加权计算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借债的财务成本和股本的财务成本的加权均值。在数学意义上,这个值是股权成本与债券成本的区间内的某个值。
题主的包子铺题材类比,假设总共投入资金10万元,银行贷款和股东出资各占50%的比例,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那么:

债务成本方面

银行贷款的金额为5万元,这部分资金的成本是6%*(1-25%)=4.5%。

为什么要乘以1减去所得税税率呢?

假使这部分(6%,对应3000元)没有来自借款,而是来自于没有利息负担的来源,3000块钱省出来的利润也要缴纳25%的所得税。而需要缴纳这部分的利息时,在税前已经抵扣了全额的3000元钱。

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3000元利息中的25%,要么在3000元利息中付出去,要么缴税时候付出去,总之留不住。所以,计算债务成本的时候,这部分要予以扣除。这就是经常提到的“税盾效应”。有了税盾效应,债务成本实际上是被降低了的。

股权成本方面

股权成本主要是指股本的机会成本。假设楼主选择不开包子铺,而是用这5万块钱投资其他的领域,这5万元能带来多少收益呢?——不管是多大的收益率,这部分收益率就是这5万元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这5万元的股权成本。

那么,这部分机会成本如何计算呢?问题来了,这也是国内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根据国内的研究情况,我个人比较认可以A股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平均个股年化收益率计算。也就是说,假设这5万元全部投入了A股市场,每只股票均匀投资(现实中不可能),一直持有,不卖,近20年来的收益水平——这个值前两年的统计大概是9%,这个水平是符合常识的。

因此,我们可以以9%这个常数去进行简单计算。

所以,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WACC计算中的加权值上下区间,一般是在5%-9%左右。借的债越多,WACC值越低,自有资金占比越大,WACC值越高——是不是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可现实中不就是这样吗?想想早年贷款买房的,想想早年借钱做生意的,想想早年砸锅卖铁炒股票的,只要不自己糟,不作死,整体来看一般都比不借贷的更有钱一些?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

谁借的钱多,一般就会更富!

换个角度讲,畅通的融资渠道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资质较好的表征。

顺便多说一句,很多企业的考核中以EVA经济增加值基础。计算一个企业的ROIC(投入资本回报比率),又知道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用ROIC和WACC的差值乘以企业的总投入资本IC(一般是“股本+带息负债”),这个结果就是EVA经济增加值。

在这时候,借贷越多,WACC越低,同等条件下——EVA越高,考核绩效越好。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国企天生喜爱银行贷款了吧?(基准利率只有6%左右)

顺便说一句,不同意@汪洋 同学的解释。其中的股权成本一般不以每股净利润类的指标衡量。那样的话,所有的公司的wacc值将会变得无比大。

28天的变化——MAF180训练小结

正冈子规曾有俳句:“痛苦难忍的时候,定有幸福在暗中靠近。”初学长跑是痛苦的,MAF180法则可以降低痛苦,在不痛苦中等待靠近着的幸福。

一、MAF180训练法是什么?

MAF180训练法是什么?

简单说,MAF180训练法就是

用180减去跑步者的年龄,得出的数字就是最大心率HRmax,这个数字再减10就是最小心率HRmin,跑步时候把心率控制在这个区间,尽量接近HRmax。如果身体有慢性病、陈旧伤,整个区间下移5-10个点。

MAF180训练法最大的特点是只看心率,不问速度。刚刚开始跑步的跑者采用MAF180训练法,往往只允许10左右的配速,也就是6km/小时,相当于快走。随着训练的持续,逐渐改善。

MAF180训练法的好处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 1.坚持训练,可以提升心脏泵血能力、单位血液的携氧能力以及运动中代谢脂肪供能的效率,可以显著提升长跑成绩。
  • 2.由于运动强度较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跑步中因肌肉疲劳、动作变形引起的伤病,如足底筋膜炎、膝关节磨损等问题。
  • 3.由于心率有严格的上限,对身体刺激小,长跑产生的自由基最大限度的被抑制了,可以有效避免过多累计自由基导致的跑者身体过度氧化问题。

二、训练概述

今年10月4日至今(11月17日),采用MAF180法跑步44天。其间,MAF180训练13次,累计时间11小时58分,累计里程93.18公里。MAF180的跑量在其间总跑量的占比大概是85%。作为跨度44天的训练数据,这个跑量并不大,但MAF180训练法的效果是明显的。

maf180_9-4.jpg

下面以10月20日第一次采用MAF180法跑10km和11月17日最新一次MAF180训练10km进行对比。这两次训练的时间跨度是28天,里程都是10km,用时分别是80分27秒和73分42秒。简单看,成绩上是有提高的。

有必要注意的是,这两次训练有两处差异因素。

屏幕快照 2013-11-17 下午8.44.58.png
MAF1802.png

一是温度。北京的10月气候宜人,11月中下旬初冬时期风大天冷,环境差得多。尤其是风速,竟然达到了27公里,逆风的时候经常感觉像在用跑步机一样,光蹬腿,不前进。

二是最大心率略有差异。10月20日第一次跑MAF180,因为心率压得低,跑步体验好,最后250米抽风冲刺了,导致最大心率达到了169,同时使成绩出现了微幅改善;11月17日则严格按照MAF180要求控制心率跑到了最后一米。

这两个因素使28天的反差受到了一定影响。假使11月17日天气好些,10月20日没有冲刺,下面的数据中反差会更明显。

三、平均心率

既然是MAF180训练,心率应该是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今年我的心率区间是152-142。这两次训练的平均心率保持得不错,都是150。10月20日受到最后250米冲刺的影响,最后一公里稍高。

maf180_4.png

四、分段速度

同样是10km的距离,两次训练的分段资料大相径庭。如图:

maf180_7.png

上图是第一次MAF180训练的分段数据,前面7km每公里掉速都很明显,全程平均配速达到了803。

maf180_8.png

这是28天后的11月17日,可以看出除了2km前后有一个明显的掉速过程,3km以后掉速并不明显。全程配速也进步到了722,提升了41秒。

maf180_3.png

对比这两次训练的分段数据,前面一次整体速度慢,而且全程一直处于掉速的过程中。28天后不仅速度提升了,而且分段数据也稳定了许多,10km范围内掉速并不明显。

五、平均步频

通过28天的训练,跑步步频改善了很多,从10月20日的168次/分钟提升到了182次/分钟。

maf180_5.png

步频的提升好处很多。

首先,频率高了,步幅小了,落地时对关节的冲击力也就小了,受伤概率会降低。

其次,步幅小了,离地高度较低,跑起来比较省力,有助于改善成绩。武侠小说中跑得快的人往往被描述成“贴着地跑”,就是这个意思。

最初跑步时也想提升步频,无奈心有余力不足,步频加快后心率立刻超标了。步频的提升本身就是锻炼成绩改善的一个指标。步频高,往往反映了跑步者的经验更多。步频较低,则是“less experienced or slower runners”(来自Garmin Connect)的反映。

maf180_a.png

按照Garmin Connect的数据,除去部分身高很高的人,步频由168提升至182意味着跑步离地距离由约9.2cm下降至约7.8cm,触地时间由约256ms降低至约230ms。实证层面上,提高步频对于跑步的改善确实很明显。

六、卡路里消耗

参考全程高度变化,按照MET法估算这两次训练卡路里消耗分别是999大卡和949大卡。受到同期体重下降、运动时间缩短的影响,消耗热量有所降低。

maf180_6.png

无论从运动的热量消耗,还是体重下降的速度看,跑步到现在的边际效用肯定是下降的。当撇脂阶段过去后,只有跑步本身成为跑步的目的,跑者才能真正继续下去。

七、结论

  • 1.MAF180训练法对于提升跑步水平是有效的。
  • 2.这种提升是全方位的,包括跑步速度、步频、持续时间等。这种提升本身会产生叠加效应,产生新的提升。
  • 3.低心率、高步频可以降低伤病的风险。对于大体重(>90kg)的跑者,MAF180是减脂的安全选择。遵循MAF180法,遵守10%安全月跑量增幅,可以有效降低伤病风险。

正冈子规曾有俳句:“痛苦难忍的时候,定有幸福在暗中靠近。”初学长跑是痛苦的,MAF180法则可以降低痛苦,在不痛苦中等待靠近着的幸福。

回答“健康的资产负债率在什么范围?”

本文为知乎问题“健康的资产负债率在什么范围?”的回答。以下为正文。

资产负债率更多的是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时点记录,本身并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资产负债率”只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所谓“长期偿债”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围。

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端含义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组经济资源,在左边是呈现的形式,右边是来源。形象一点说,你和我各有一套价值一样的自住的房子,我用贷款,你是全款,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我们的“固定资产”科目都是一样的,而在右边,我的负债会出现大量的“长期借款”和“一年以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相当于首付的部分会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你的负债则不会有这部分金额,全部房价都体现在所有者权益。

这样一来,所谓“负债率”看起来确实可以反映债务负担。

世上的事怕就怕“但是”二字。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负债都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们都是搞装修的企业,你的业务好,客户多,排不上队;我刚干这行,需要拉客户。我们各自接了一个规模相似的工程,你可以要求客户预付50万预付款,先给钱后干活;我必须找银行接50万启动工程,完工验收结账。工程启动的那一刻,我们的资产负债率是相似的,我们的负债都是50万元,你的计入“预收账款”,我的计入“短期借款”。

这两个科目有两个本质区别:

预收账款不对应任何的支付义务,短期借款是要定期偿还的;

预收账款不产生利息,短期借款是要支付利息的。

很显然,资产负债率相同的我们,在财务上的负担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预收款50万也许近期只需要用去10万元,剩余40万元买个余额宝,一天怎么也有5、60块钱收益,慢慢花,总会有一部分结转进你的利润;我的50万贷款不管用不用,我每天都要付给银行80块钱左右的利息,一年以后不管是砸锅卖铁还是大出血,还要一分不少的还给银行。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我自己见过的企业里,有资产负债率只有50%,但每年现金净流入的一半要支付退休员工退休费的;有资产负债率98%,账面上一毛钱有利息的负债都没有的;有资产负债率连年超过90%,账面上全都是从客户那里预收来的工程款的;甚至有把利润藏在负债科目避税的。现实中的企业千奇百怪,形形色色。单纯一个资产负债率又能反映什么呢?很有限。

真正衡量企业财务负担的指标是什么?应该说,更对症的指标包括带息负债的比率、WACC、已获利息倍数、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对带息负债的覆盖倍数、带息负债在全部投入资本IC中的占比、现金周期CCC。

这个话题太大了,关于财务安全,两个小时是说不完其中的梗概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要我举一个“最没有信息量、最没有价值的财务指标”,我八成会说:资产负债率。

经济危机的三种类型——重翻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

1

经济危机的三种类型——重翻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

波斯纳是我在人大法学院读本科的时候很崇拜的学者。那时候似懂非懂的读他的作品。2009年年底,他的《资本主义的失败》在国内出版上市。这本书写的是“次贷危机”。读时就想,三两年后,应该重新读一读,看看波斯纳的预言对不对,这本书能不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近期整理旧时笔记,重新翻了翻这本书。波斯纳几乎准确预测了次贷危机后这几年的萧条。特别是关于危机的阐述和预言,几乎可以完全套用在中国的身上。

2

波斯纳在书中将经济危机分为三类,大概可以概括为:偶然型、政府诱导型、泡沫破灭型。

8A3C1830-BD7E-4693-A628-6508FF27A85B.jpg

偶然型的经济危机是指“市场常规运行之外的某种未预见到的经济冲击打破了市场均衡”。最典型的当属2001年“9·11”事件导致的短期衰退。2000年后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在“9·11”以后被加速放大。但整体来看,这类危机的危害时间最短,危害性最小,也“最没意思”。

经济危机的三种类型——重翻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

政府诱导型的衰退是指在政府的主动干预下,经济出现一定的衰退。最典型的例子是80年代前期的美国。美联储为了打破长期的高通货膨胀,大幅提高美元利率,导致短期内经济出现一定的衰退,失业率在1982年甚至一度超过了10%。在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了尽快解决起始于80年代末的高通货膨胀问题,人民银行大幅提高了人民币利率,国内过热的经济在短期内迅速“软着陆”,开启了江时期到奥运会的繁荣十年。这种经济衰退不能归责于任何人和机构,同时,“对于经济的长期健康运行也有一定益处”。

3

经济危机的三种类型——重翻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

第三种衰退是最危险的。“泡沫破灭型”经济衰退由投资泡沫的破灭引起,是一种由内部发生的经济萧条。包括1929年的萧条和波斯纳书中所说“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萧条”都属于这种类型。

这里指的“泡沫”是指某类资产的价值骤然升高,而这一变化又不能通过任何基本面的变化予以解释;同时,这类泡沫往往是由错误的信念造成的,人们错误地相信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例如人们会错误的相信基于人口增长或产品质量提高,需求出现了根本性的增长。无论是郁金香还是南海公司亦或是国内的君子兰、鹦鹉,皆是这种错误信念的产物。

4

经济危机的三种类型——重翻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

春去冬来,潮涨潮落。繁荣萧条的经济周期就如同日出日落,累了就要躺下睡觉,睡够了自然会起床。看着走强的道琼斯指数,2009年睡下的美国已经开始醒来,准备迎来精力充沛的早晨。我们呢?喝下了四万亿的咖啡因,在该睡觉的时候又熬了一夜。

5

经济危机的三种类型——重翻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

波斯纳的书名叫《A Failure of Capitalism》,不是《The Failure of Capitalism》。当年即有译者探讨二者的区别,似乎中译名为《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要好于《资本主义的失败》。也许还是大而化之《资本主义的失败》能够更好的按摩国内某些人的心理,有利于让这本书尽快通过内容审查,与读者见面吧。

现在看来,可能还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更准确的概括了波斯纳当时的预见。

读书笔记、读书卡片与DEVONthink

对一位科学家来说,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从事这一工作时,感到很愉快。这种快感,实际上就是意义本身。——《奇特的一生》

Devonthink

 

出于个人习惯,这些年一直在关注Mac终端上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留下些书面材料,总觉得有点对不起读书用掉的时间。五六年来,对卡片的载体进行了一轮一轮的探索,目前使用的DEVONthink 2 pro。这个软件,可以很好的满足读书卡片系统的基本需求。

一年前曾写过一篇《用Filemaker Go打造iPad个人读书卡片数据库》,提到了读书卡片系统诸如元素化、本地化、便携性等几个基本要求。实际的使用中,Filemaker数据库暴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作为数据库软件,将检索结果聚合在一起然后集中导出很容易,但想要实现快速检索然后集中显示聚合在一起的结果则很难——数据库将“卡片”检索出来,“摞成一摞”,每次只呈现一张。另一个问题是,数据库基于纯文本的存储原则,无法在后续使用中Highlight需要的字句,没办法在“卡片”上标标画画,人与卡片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玻璃。幸好在Mac上还有DEVONthink,可以满足元素化、本地化、可聚合等基本需求,同时还可以聚合呈现,可以Highlight标注。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是一款读书卡片神器。

Devonthink

 

DEVONthink是一款德国人在很多年前编写的软件,中文互联网上对它的讨论还不太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英文世界的讨论中,出自各学科研究者的比例非常大。也许这款软件天生就是为了学术研究而诞生的。

Devonthink

 

第一次知道DEVONthink是很偶然的打开了一篇2005年的文章,一个台湾人写的,题目是《從卡片盒到DEVONthink》。那时候还没有使用Mac,看了一眼就略过了。直到后来使用DEVONthink后重新检索到这篇文字,恍然间有了一种踏破铁鞋、柳暗花明的感觉。到目前为止,检索到的最早的讨论DEVONthink的材料是一个老外写于2003年的文章,题目叫《Outboard Brains for OS X》,将DEVONthink比做了“外脑”。绝不是夸张,DEVONthink就是“外脑”。除了收集、存储以外,DEVONthink可以将内容有序组织在一起。如果英文够好,能够用英文写笔记,抄卡片,读文献,DEVONthink甚至可以根据词汇的重叠程度自动分析文章或笔记之间的关联程度,提供“See also”功能,让内容关联最紧密的文章集中显示。这种关联并不是基于“Keywords”,不是基于“Tags”,而是基于文本的内容;这一切都是智能的,不需要人工干预的。当然,由于DEVONthink不能解决中文分词问题,对中文材料只能以句子作为判断单位,效果就差多了。

Devonthink

 

DEVONthink使用的是Mac系统中普遍采用的Library存储方式,有点像iPhoto这类的软件。所有的图片、文字全部存储在一个Library中。这个Library包可以任意移动位置,可以放到移动硬盘,也可以放到Dropbox随时同步。在本质上,Library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而是一个文件夹。Evernote、Onenote可能面临的存储文件损坏问题,在这里并不存在。内容变化时,Dropbox同步也仅仅同步改变的索引文件和增量的内容,并不会动辄将整个Library通过互联网上上下下的反复上传下载。

有一个老外,自己的主数据库达到了29G,有些担心软件的可靠性。经过咨询DEVONthink的开发者,得到了答案,DEVONthink的单数据库文件数上限是20万,字数(Words)上限是3亿。即使接近了这一上限,也可以通过分拆Library的方式处理。DEVONthink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库操作,很方便。

Devonthink

 

通过运用DEVONthink,很多灵活有效地存储组合得以实现。例如,一个研究者可以将收集到的报纸、书籍截图以内容命名,以出版发行的日期作为Spotlight Comment的注释,存储在DEVONthink中。这样,可以直接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挖掘。就这个应用方法而言,Evernote、Onenote很难实现。DEVONthink的强大功能保证了使用者有充分的空间在软件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开发”。

这是个神奇的软件。仅仅用做收集读书笔记和制作读书卡片,肯定是大材小用了。有兴趣的话,建议以英文关键字在google进行搜索。英语世界中,DEVONthink是个很严肃的研究者软件。

希望DEVONthink可以帮助到越来越多的朋友。

窝阔台的耳坠

985D971D-516D-4B50-8E10-F31B19C37A92.jpg

在蒙古史中,窝阔台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他身处富贵之中,却明白穷人的忧愁。他贵有天下,却认为自己有钱和的臣民有钱对他来说是没什么区别的。窝阔台认为,天下一切财富,自然不都属于他吗?他把钱给人,钱还是会回到他那里。金钱是应该流通的,如是它才能使人享福。

Joachim Barkhausen的《苍狼帝国》一书讲述了这样一个圣经寓言式故事:

有一天,窝阔台与妻子外出,途中遇到一个乞丐。窝阔台当时身上没有带钱,就叫他的妻子摘下奇美的耳坠给乞儿。他的妻子不肯,并说可以让这个乞丐明天到宫里来。窝阔台于是说了句足可以让世间一切慈善机构当作格言的贤明的话:“你以为一个穷人能等到明天吗?”如此,乞丐得到了这副耳坠,并把它卖给了一个商人。第二天,商人进宫将耳坠又献给了皇妃,以表示他的忠忱。窝阔台知道后,“欢喜无状”。

读完故事顺便腹黑一下:不知外出的“妻子”是否就是受贡的“皇妃”。如果是,这就是蒙古的新旧约;如不是,那就是蒙古版的甄嬛传了。

真正的大牛——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答辩

01300000030421122224136090308.jpg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

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结束了。

想要思考是一回事,有思考的才能则是另一回事。——维特根斯坦

陷入哲学困境就像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在房间里想要出去,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想从窗跳户出去,可是窗户太小;试着从烟囱爬出去,可是烟囱太高。然而只要一转过身来,他就会发现,房门一直是开着的! ——维特根斯坦

致敬木心

122534770_151n.jpeg

拉拉杂杂地,把年初看完的《文学回忆录》笔记摘要贴上来了。从没这么读过一本书。千余页的硬壳书,敲打了260条笔记。掩卷,竟有种不舍萦绕心头。陈丹青在书中引用了一首木心诗作,照录这里,致敬木心。

——第1101页

杰克逊高地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 和蔼 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以下为本书笔记:

  • 一句话的木心(1)

  • 一句话的木心(2)

  • 一句话的木心(3)

  • 一句话的木心(4)

  • 一句话的木心(5)

  • 一句话的木心(6)

  • 一句话的木心(7)

  • 一句话的木心(8)

  • 木心的趣味

  • 木心的孔丘和陶潜

  • 一句话的木心(8)

    木心 文学回忆录

    ·人问苏格拉底该不该结婚。他答:两种结果都会懊悔的。

    ·比喻,总是跛足的。

    ·知识本身就是高强度的压力。

    ·艺术上从来没有你死我活,只有你活我活。

    ·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

    ·记,比读书还要紧。

    ·唐诗宋词,多少爱情,没有一篇讲"我爱你"。

    ·走在正道上,眼睛看着斜道,此之谓博大精深。有人走正道,一眼不敢看邪道。有人走正道,走着走着,走邪道上去了。

    ·使徒保罗说:"看得见的东西是被看不见的东西主宰的。"

    ·垮掉一代是吃饱了叫饿,睡足了失眠。

    ·不是人多就必有天才。蚂蚁再多,不会出个钢琴家。

    ·中国的公园,许多人在那里弄气功,抱住树,晃头——那是怕死,没有别的意思。穷凶极恶地怕死(说着,学抱树晃头的动作)。他们心里在想:一个呢,这样可以不死,一个呢,这样不花本钱。

    ·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呢,是写给别人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