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读书卡片

读书五年记

0.无聊事

2014年的最后两天,做了件无聊事。眼看着元旦将至,全年读书49本,就想凑整,凑个50本吧。于是用了一天半抢进度,读了一本三联的小册子《怎样读书》。书很好,笔记整理完收获也很大,只是回头看看,这心态确实无聊。不过开卷有益,读书总是好事。

1.数目字

自2009年12月起,开始做读书的记录,整理统一的读书卡片,已经满五年了。算上09年尾巴的几本书,五年里一共读了268本书, 整理完了其中174本书的笔记。

这个数字不能算多,不能算快。比起一年两三百本的读书人差得远。如同2011年总结时归纳的,慢的原因一是时间不能保证,二是需要敲敲打打记笔记。这样也好,已经适应了。

下半年在读书时间上有进步,除了工作日的早晨和中午有100分钟左右,周末的早晨也开始利用起来,每周又多了几个小时。这是个实实在在的进步。

对比起来,之前看书全靠兴之所至,没有计划,没有笔记,没有清单,随手读,随手放,就显得效率太低了。

2.十本书

总结书单,推荐十本书。

  • 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第一推荐。顾准对于彼岸世界的反思与欧洲的保守主义暗合,价值观上主张价值多元,方法论上主张改良主义。我甚至无法对这本书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任何概括的尝试都是对顾准的不尊重。很难想象这本书写于资料匮乏的文革时期。

  • 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鹅

这是一本有关世界观的书籍。“黑天鹅”事件有三个特征: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后的“可预测性”。生活是少数重大事件的累积结果,我们不知道的事比知道的事更有意义。世界是复杂的,历史是模糊的,人们可以看到结果,可以看到自认为是原因的原因,但永远看不到藏在幕后的真实原因。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多做尝试,还有尽可能把自己暴露在正向黑天鹅事件之下——用一句更常见的表述是,做个有准备的人,等着机会光临。

  • Nassim Nicholas Taleb:反脆弱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年轻人要学会利用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要牢记“杀不死我的只会令我更强大”——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从冲击中受益,在风险、不确定性、随机性、波动性的覆盖下成长壮大——此之谓“反脆弱性(antifragile)”。

  • 朱青生:十九札

这几年,读书的方法论书籍读过几本,如胡适等合辑的《怎样读书》、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但启发最大的还是朱青生的《十九札》。作者是个美学教授,书中辑录了与学生的一些通信。读罢,读书卡片的“元素化”的概念牢牢树立,受益至今。

  • 王世渝:曾经德隆

王世渝最有名的著作有两本,《曾经德隆》和《中国重组》。后者读来不如前者有收获。德隆倒下十年了,回首这十年的“宏观调控”、“国进民退”、“PE热”,再看当初的唐万新,扼腕不已。

  • 刘慈欣:三体

这是一部小说,很长,有三部。曾经以为只是个“鬼吹灯”似的畅销书,读过才知道,也是启发世界观的读物。想想第一次看完《盗梦空间》、《源代码》的那种启发,《三体》比它们要强上何止十倍。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危险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列两个书里与主题无关的小段子:

“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 “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一个农场里有一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说实话,当时我是脊背发凉了一会。

  • 木心:文学回忆录

短句为主的笔记合辑,感谢陈丹青为我们保存了木心先生的课。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书。 摘几句话: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274页)

创作的过程太长,艺术是要死的。(328页)

人要临危不乱,临幸福也不乱。(387页)

所谓时髦,就是上当的意思。(766页)

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955页)

不是人多就必有天才。蚂蚁再多,不会出个钢琴家。(1045页)

中国的公园,许多人在那里弄气功,抱住树,晃头——那是怕死,没有别的意思。穷凶极恶地怕死。他们心里在想:一个呢,这样可以不死,一个呢,这样不花本钱。(1050页)

生活像什么呢?像上街去买鞋,两双同价的鞋,智者选了好看的,愚者选了难看的。生活像什么呢?晚上上酒吧,智者选了美味的酒,愚者买了烂酒,还喝醉了。(1076页)

所以,这哪里是一本文艺评论呢?

  • Peter L. Bernstein: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

金融有金融史,法律有法律史,这本书是风险管理史。帕斯卡说,上帝存在,或是不存在,我们应该倾向于哪一边?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

茅海建有一个大本事,能够一条野史不引,一句观点不喷,把道理说的扎扎实实。所有的脚注来自于正史旧档,一个个结论无可辩驳。这书是对人教社的历史教材最好的注解。今年在三联书店的楼梯拐角,看到了茅海建注的《我史》,煌煌巨制顺利出版,不禁在心里拜了几拜。

  • Kevin Kelly:失控

KK全名凯文·凯利,有人说他是大师,有人说他是骗子。大师还是骗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骗子写不出这本书。这本书比内容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文译本的引进、翻译、出版的过程,完全是互联网的力量在主导,特别是碎片化的翻译的过程,更是直接呈现了书中的意味。

3.工具控

五年的时间,书没看多少,倒把自己炼成工具控了。按照时间先后,主要的工具有三类:阅读介质笔记软件时间日志

工具1:阅读介质

新兴的阅读介质基本都有了。2010年用iPad比较多,划线标记也容易,就是觉得累眼睛。于是买了Kindle DXG。2011年写读书总结的时候也提到了,文字版的mobi书籍还是要有一个小Kindle才方便,于是买了Kindle3、Kindle4、Kindle5。时至今日,经常是纸质书开两本同时读,小Kindle一个小说,大Kindle一个学术,单摆浮搁,不亦乐乎。

说说各自的优缺点。纸质书是王道,只要买的是正版,阅读的品质基本可以保证,不足是整理笔记时开开合合,实在不老实。Kindle DXG居其次,只要是扫描版的PDF,除了幅面略小,阅读体验与纸质书基本没有差别。薄薄的DXG更轻便,抄笔记也容易。Kindle5基本只用来读小说了,正经的社科书籍如果读mobi/ePub的格式实在不知道正在读的是不是原本,齐全不齐全。iPad基本不用了,太亮,眼睛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是好东西,都好得很。

工具2:笔记软件

木心曾说:“记,比读书还要紧。”五年里,把现在市面上所有的笔记软件都试用过了——不管是大众化的Evernote印象笔记、Onenote,还是小众的Filemaker、MoinMoin、Confluence,甚至是轻量级的TiddlyWiki、WikidPad。中间几度更换解决方案,庞大的迁移成本练就了熟练的键鼠操作。现在强迫症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解决方案固定在了Devonthink上。这是一款Mac软件,将“元素化”的原则落到了实处

Devonthink的好处有三:

  • 纯文本存储。一万条笔记就是一万个TXT,加上单独的数据库索引文件,总容量大概也就是10m上下。万一发生意外,Dropbox至少可以找回来TXT的源。如果是Onenote、Evernote,由于是用数据库存储富文本,估计至少是100m以上了。Sqlite的数据库一坏,就没办法了。

  • 元素化存储,后台聚合。Devonthink可以根据分词自动聚合相似内容。在笔记中加几个特定的关键字,就可以实现主动搜索+自动聚合的效果。

  • 可以与Evernote印象笔记相互转换。这样一来即使以后Devonthink出了问题,也有后路。

缺点也很明显:贵。和Omni家的OmniFocus一样贵。可确实物有所值。

工具3:时间日志

2014年6月开始用atimelogger记录时间日志,全面记录是不现实的,只记录三个事情:睡眠、运动和读书。 打开书时,顺手记录一下,看完书,再点一下,这样就可以根据时间日志分析自己的读书时间、速度。现在看书还是慢,连带敲打笔记,大概一小时3万字左右。取到了这个数字,就可以大概估算一本书要读几天。当然,这也要建立在保证每天尽可能多多读书的基础上。

借助时间日志,可以实现一个值得重视的转换:读书的目标不再是要读多少本书,而是要用多少时间读书。只要确保自己保持读书时间上的一致性,一年究竟是50本书还是70本书一点也不重要了。当然,当注意力被集中到第二天是否可以读满100分钟的时候,一年下来阅读量一定也会让人满意的。

4.方法论

一点体会,不成体系,归纳在这里。读书还是应该买正版。即使是读电子书,也仅应是买书支持作者之后求方便的权宜之计。免费下载传播的电子书侵犯了作者版权,这一点应该明确。后面只做技术讨论。

方法论1:并联阅读与分类

读书首先要明确分类。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渠道,也应分配不同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长本事,开眼界的书籍,最好不要看文字电子版,而应以纸质书或扫描版PDF为首。mobi、TXT格式的文本电子书无法保证完整性和准确性,容易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对于有配图的书籍,更是应该首选原件和扫描件。极少数由各个领域的粉丝制作的文字版PDF或mobi中会准确放入扫描来的配图。这种电子书确实花费了很多精力,但依然无法确保准确和完整,同样不应该成为首选。

对于小说,则首选文字版本,特别是网上的书友自己制作的mobi格式。与纯文本格式不同,mobi格式是打包的html文件,制作需要用掉不少的人工。这是一个门槛,可以规避掉TXT格式那些粗制滥造的简单汇总。mobi格式和TXT格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用Kindle标注笔记。Highlight之后的笔记直接存储在Kindle里面,后期整理很方便。如果是纸质书和扫描PDF,则要多一道录入的环节。

有一种情况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很多mobi格式文件甚至是去掉了版权签名的亚马逊正版电子书,这种情况阅读的体验最好,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无底线的盗版行为。

时间和精力也应有所区别。

早晨的时间适宜读正经的、重要的书籍,特别是一些涉及方法论和认识论的书籍。这类书籍容易引发思考,值得投入大量的精力,一定要用最好的时间。周六的早晨是最好的时间,一来没有工作的干扰,二来心情放松,是读书的黄金时间。工作日中午的午休也适合读这类书籍。尽管精力会稍差,但午休的好处是无人打扰,安安静静,外部环境好。

路上的时间和晚上的时间一般比较零碎,易被打扰,而且精力一般,容易分散,只适合读小说。小说最好用小Kindle,随取随用,单手掌握,零星笔记直接标记,后面再用电脑整理。

开车的时候没办法读,但可以听。曾用有声书的方式听过小说。这种渠道没办法做笔记,渐渐就不听了。

总之,做好了大类别的分类,就可以合理的分配渠道了。明确各个渠道的定位,读书还是以纸质书和扫描PDF为首选,其他渠道只是利用零碎时间的无奈之举。如此,分门别类,定纷止争,自然也就不会浪费大好时光和精力,被小说的代入感牵着鼻子走了。

方法论2:优先级和找时间

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个问题:没有时间读书。

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摆布、调配稀缺资源就是在做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时间读书是个伪命题,背后的本质是,“读书不够重要”。

我们总是容易混淆“重要”和“紧急”这组概念。我们在处理办公室工作时总是会高谈阔论“重要、紧急”,言必称“四象限”,可当真到了生活里,常常将“重要”与“紧急”搞混。

重要的事情都是不紧急的。如果把“重要”定义为“打基础,立长远”的事,那么“重要”的事情必然都是“不紧急”的。“紧急”往往产生于外部,或是别人,或是环境。而人之为人,把握自己远比应付外界重要。这么看来,“重要”的事情确实都是“不紧急”的。

不仅仅是读书,生活中任何需要改善的习惯,需要调整的节奏,都是价值观的优先级重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这是形象的说法。本质上,不断提升一个事情的优先级,自然就可以为此放弃若干杂事。读书如此,睡眠如此,运动健身、陪伴家人也是如此。

读书的优先级高,时间不用找,自然就有了。

读书的优先级低,读书的时间也就永远都不够用了。

方法论3: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快速切入崭新领域的好方法。每一个领域就像是一个矿床,主题阅读就是打一次通道,集中所有注意力先后开多个作业面工作。主题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对材料进行相互比较,在对比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体会。

自从2010年末集中阅读了林行止的书之后,大大小小共进行了7次主题阅读。2011年8月、9月集中阅读关于德隆的专著是收获最大的一次。横向看完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德隆的专著后,从财经记者、德隆高管、专栏作家等不同的角度还原了当时的情况,不仅仅了解了事件本身的全貌,也对多个著者的立场有了较为清晰的对比。老话讲,“兼听,还是偏听,是一个问题”。若不是短期内对比着看,单看哪一本都是“偏听”了。

主题阅读在方法论上具有很强的执行性。以平均每周一本书计算,3–5本书籍的小主题大概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即可读完。用一个月的业余时间,熟悉一个领域,外加积累数百条笔记,这个杠杆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每年不要多,5个主题,5年的时间就可以深入了解20个以上的专题。这些专题之间如果再有关联,又会产生新的“协同效应”,产生新的价值。

从功利的角度看,在阅读的量上去以后,采取这种方法优化阅读,获取知识效率是很高的。

5.无聊话

读书是个观心的过程。读的是书,识的是自己。如叔本华所说,读书就是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子里跑马。铁打营盘流水兵,跑来跑去,岿然不动的还是我们自己。

读书的时间长了,慢慢就认识了自己,增长了自信,强化了自律——据说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外面有三句话:

  • 认识你自己。
  • 你是。
  • 勿过度。

读书,不正是这三句话么?

6.关联阅读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62/

读书笔记、读书卡片与DEVONthink

对一位科学家来说,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从事这一工作时,感到很愉快。这种快感,实际上就是意义本身。——《奇特的一生》

Devonthink

 

出于个人习惯,这些年一直在关注Mac终端上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留下些书面材料,总觉得有点对不起读书用掉的时间。五六年来,对卡片的载体进行了一轮一轮的探索,目前使用的DEVONthink 2 pro。这个软件,可以很好的满足读书卡片系统的基本需求。

一年前曾写过一篇《用Filemaker Go打造iPad个人读书卡片数据库》,提到了读书卡片系统诸如元素化、本地化、便携性等几个基本要求。实际的使用中,Filemaker数据库暴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作为数据库软件,将检索结果聚合在一起然后集中导出很容易,但想要实现快速检索然后集中显示聚合在一起的结果则很难——数据库将“卡片”检索出来,“摞成一摞”,每次只呈现一张。另一个问题是,数据库基于纯文本的存储原则,无法在后续使用中Highlight需要的字句,没办法在“卡片”上标标画画,人与卡片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玻璃。幸好在Mac上还有DEVONthink,可以满足元素化、本地化、可聚合等基本需求,同时还可以聚合呈现,可以Highlight标注。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是一款读书卡片神器。

Devonthink

 

DEVONthink是一款德国人在很多年前编写的软件,中文互联网上对它的讨论还不太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英文世界的讨论中,出自各学科研究者的比例非常大。也许这款软件天生就是为了学术研究而诞生的。

Devonthink

 

第一次知道DEVONthink是很偶然的打开了一篇2005年的文章,一个台湾人写的,题目是《從卡片盒到DEVONthink》。那时候还没有使用Mac,看了一眼就略过了。直到后来使用DEVONthink后重新检索到这篇文字,恍然间有了一种踏破铁鞋、柳暗花明的感觉。到目前为止,检索到的最早的讨论DEVONthink的材料是一个老外写于2003年的文章,题目叫《Outboard Brains for OS X》,将DEVONthink比做了“外脑”。绝不是夸张,DEVONthink就是“外脑”。除了收集、存储以外,DEVONthink可以将内容有序组织在一起。如果英文够好,能够用英文写笔记,抄卡片,读文献,DEVONthink甚至可以根据词汇的重叠程度自动分析文章或笔记之间的关联程度,提供“See also”功能,让内容关联最紧密的文章集中显示。这种关联并不是基于“Keywords”,不是基于“Tags”,而是基于文本的内容;这一切都是智能的,不需要人工干预的。当然,由于DEVONthink不能解决中文分词问题,对中文材料只能以句子作为判断单位,效果就差多了。

Devonthink

 

DEVONthink使用的是Mac系统中普遍采用的Library存储方式,有点像iPhoto这类的软件。所有的图片、文字全部存储在一个Library中。这个Library包可以任意移动位置,可以放到移动硬盘,也可以放到Dropbox随时同步。在本质上,Library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而是一个文件夹。Evernote、Onenote可能面临的存储文件损坏问题,在这里并不存在。内容变化时,Dropbox同步也仅仅同步改变的索引文件和增量的内容,并不会动辄将整个Library通过互联网上上下下的反复上传下载。

有一个老外,自己的主数据库达到了29G,有些担心软件的可靠性。经过咨询DEVONthink的开发者,得到了答案,DEVONthink的单数据库文件数上限是20万,字数(Words)上限是3亿。即使接近了这一上限,也可以通过分拆Library的方式处理。DEVONthink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库操作,很方便。

Devonthink

 

通过运用DEVONthink,很多灵活有效地存储组合得以实现。例如,一个研究者可以将收集到的报纸、书籍截图以内容命名,以出版发行的日期作为Spotlight Comment的注释,存储在DEVONthink中。这样,可以直接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挖掘。就这个应用方法而言,Evernote、Onenote很难实现。DEVONthink的强大功能保证了使用者有充分的空间在软件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开发”。

这是个神奇的软件。仅仅用做收集读书笔记和制作读书卡片,肯定是大材小用了。有兴趣的话,建议以英文关键字在google进行搜索。英语世界中,DEVONthink是个很严肃的研究者软件。

希望DEVONthink可以帮助到越来越多的朋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260/

用Filemaker Go打造iPad个人读书卡片数据库

0.引子:人人都需要读书卡片

中国古文献全文数据库完成后,一个普通的研究生的文献功底可以接近乾嘉学派高邮二王(王念孙、王引之)及段玉裁的水平以进入研究;而教授可以更集中精力去发现历史上从未发现的问题,解决有史以来不能解决的课题。——朱青生:《十九札》

历来文人都重视制作整理读书卡片。良好的个人卡片库可以使得写作成为“组织”、“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将精力完全集中于思考和观点的表达,而不用将大量精力分配给材料的整理。发表是最好的记忆,人人都需要读书卡片

据说诗人李贺有一个传说,每天随身携带一个锦囊,遇到有灵感的时候就快速记录下来,将纸条扔进锦囊。于是乎经年累月,遂成一代诗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都是有问题的。真实性的质疑在于古时没有自来水笔,出门在外无法很难及时在纸上书写;可行性的困惑在于大量数据无序集中,后期的挖掘利用是个不小的问题。

李敖曾经自述过“大卸八块”读书法,读书时遇到需要记录的部分,直接用刀剪剪裁,粘贴到一个大夹子中。如果正反两页都有内容,则买第二本书。如书好,想留,则买三本。大夹子依照知识点的主题不同,呈树状排列(如:历史-中国古代-唐代-李世民)。日后需要写文章,直接查找相关知识点,材料自然充裕。这种方法比李贺的可行的多,也真实得多,但仍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树状结构的只是组织结构很难满足有序排列的需要。举个例子,如果一级门类存在“历史”和“人物”两个分类,则“李世民”这个topic究竟怎么放?李敖本人的办法是再做一个副本存放。这样做会增加无谓的工作量,同时容易遗漏。第二个问题是大量的剪裁材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后期利用会很困难。关于这一点,有“一柜子”笔记本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1.理想中的读书卡片是什么样子?

前面的那些问题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予以克服,数据的录入、组织、存储、利用均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对于现代人而言,一个理想中的读书卡片库应该具备这些特点:

元素化

卡片库不是网摘,不宜用保存文章的方式保存。“做资料卡片的根本原则只有一条——元素化。简单地说就是“一张卡片一句话”。一句话只包含一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意思的最基本的单位。……不怕卡片多,就怕意思杂。”(朱青生)卡片应该是一个个知识点,哪怕是同一作者同一著作同一段落的文字,如果表达了两个意思,也应该制作两张卡片。

随身携带

现时中,对知识的需求是无处不在的,移动性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将个人的知识存储于台式机中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笔记本电脑也过于不便。如果可以将卡片通过ipad、iphone等随身设备携带,则在绝大多数场合均可以对知识加以利用。

字段管理

根据内容的不同,卡片应采取字段的方式进行管理。传统的纸质卡片上,我们会人为划分区域,注明作者、书籍、出版社、年代、页码、内容等,事实上就是一种字段化的处理过程。在数据化的背景下,简单的字段处理成为必然。单纯的一个TXT或者DOC文件分段落存储是不能满足后期利用的需求的。根据这个要求,evernote被淘汰了。evernote里,我们可以将笔记元素化存储,一条笔记一张卡片,但仅有一个tag功能很难将卡片应有的字段要求满足。

跨平台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台电脑、下一部手机会是什么牌子,所以不要选择只能用于windows、mac、ios、android系统的软件,否则数据迁移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这应该是一个底线要求。根据这个要求大量的解决方案被排除掉了,其中包括著名的onenote、新兴的wiz等。

聚合功能

建立卡片数据库的目的是后期利用。因此,数据输出前合理的聚合功能也成为了必需。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内容在这里有,在那里也有,而是将这些涉及到的卡片聚合在一起。仅仅能够检索到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还必须有办法将检索结果有序聚合。在这里,各类wiki已经被淘汰了。

稳定性和易用性

由于是个人的卡片数据,稳定性和易用性必须同时兼顾。一来这个数据库可能会存储成千上万张卡片,用上几年、十几年,必须保证软件的稳定;二来由于软件是个人使用,技术要求不能太复杂,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随时调整。从这点考虑,个人开发的软件(包括wiz、针式等)、在线服务(包括各类wiki、evernote、springpad等)和大型数据库系统均不宜采用。

2.用Filmemaker制作个人卡片数据库

事实上,上面这些要求,一台电脑,一个ipad和一个数据库平台就完全可以满足。软件方面,只需要一个适合个人的、跨平台的并可以在移动设备使用的数据库软件即可。这里我选择Filemaker作为了开发平台。制作过程可以用“三张表格、两个版本、一组关系”概括。

三张表格:书目信息、卡片内容和读书记录

书目信息、卡片内容和读书记录这三张表格应该是读书卡片数据库必不可少的。卡片内容自不必说,为了每一张卡片引用固定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年代甚至是封面,一个引用源“书目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为了记录自己的读书情况,便于日后检讨回顾,读书记录表也要有。读书记录表格大量引用书目信息,自有字段主要是开始读书的日期和读完的日期。

skitched-20120805-163735.jpg

(图片: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书目信息表单)

skitched-20120805-163900.jpg

(图片: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卡片内容表单)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读书记录表单

(图片: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读书记录表单)

两个版本:MAC或PC端/移动设备端

Filemaker数据库有多个版本,可以在windows、mac和iOS系统上使用。PC机或MAC电脑的版本自不必说,为了实用性考虑,移动版本我选择的是ipad版本。iphone太小了,实在不适合使用。尽管iphone确实更随身一些。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mac版本界面

(图片: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mac版本界面)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ipad版本界面

(图片: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ipad版本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filemaker数据库目前最新版本是filemaker 12版,配套的iPad版本Filemaker Go 12 已经免费,但不支持12以前的数据库版本。现在开始动手的话有福了。我当时买Filemaker Go 11花了300多块钱。

一组关系:以书名为核心关联字段

这个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关系。如图: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数据库关系

(图片: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数据库关系)

其中,书名是最核心的字段,串联起了三个表格。

3.卡片数据库的检索

这个数据库制作完毕后,主要的应用模式要通过检索功能实现。Filemaker Go的检索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快速查找和进入查找模式(一般检索)。

快速查找

快速查找是在整个数据库中跨字段地检索内容,例如关键字为“excel”,检索结果既包含摘录笔记中包含“excel”的记录,也会包含书名中包含“excel”的记录。在实践中,快速查找可以很好的避免信息遗漏,但同时也会给检索结果带来干扰项。例如,快速查找“心态”这个关键词,《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这本书项下的所有记录都会被检索到。

可见,快速查找主要用于一两个关键词进行浏览式检索使用。

进入查找模式

进入查找模式就是进入一般数据库软件中的按字段分别查找。具体使用环节不用细说。查找模式可以实现一些高级功能。比如,要查找关于“茅海建谈论琦善”的观点,就可以在作者一栏填写“茅海建”,在笔记内容填写“琦善”,这样就可以避开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对检索结果的干扰。类似的字段组合方式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可见,查找模式有利于通过组合字段检索条件,实现精确的查找。

4.检索的实际应用

对于回想式的查找,一般只需要再iPad终端浏览查看即可。对于较为大量的信息汇总,iPad版本的Filemaker Go最常用的导出方式是打印PDF。如图: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
Filemaker读书卡片数据库

无论是快速查找还是一般检索模式,检索结果无论多少,都可以输出PDF。通过点击设置图标-打印-PDF-保存或发送电子邮件,检索结果就以PDF的形式输出了。多项检索结果在PDF中对应多个页,一条记录一页。

举例。我们需要在从成千上万张卡片中输出关于“林则徐”的内容,则可以分别以“林则徐”、“林文忠”、“文忠公”为关键字检索,将结果输出一个PDF,片刻间我们手里就有了筛选过的关于林则徐的卡片汇总。

5.实践中的信息流动

实践中卡片数据库的使用一般遵循三个步骤:文本外部录入、集中整理数据、定期更新移动设备

文本外部录入

如果是纸质书籍或者扫描版PDF,一定要将摘录内容提前再记事本或notepad.cc等界面下录入电脑。录入时一般只需要录入页码和摘录内容即可。

之所以不在数据库内录入,主要是考虑尽量减少打开数据库的时间。另外纯文本的录入环境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

集中整理数据

整理数据主要是靠粘贴了。由于我们会在数据库的书名设置好默认等于上一条记录,作者、年代和封面等字段从属于书名,所以一般将数据批量粘贴进卡片库时一本书只需要选择一次书名,需要每条记录都填写的只有页码和内容,这样效率比较高。

定期更新移动设备

制定一个计划,每周或每天单向的将电脑中的数据库复制进iPad。由于目前Filemaker Go还没有支持Dropbox或iCloud,暂时只能通过手动方式复制。好在卡片内容时效要求不高,每周或每晚定期复制也可以满足日常要求。

6.结语

高三开学前的暑假,我新启用了一个破旧的牛皮纸本子,专门摘录看书时遇到的比较有启发的句子,然后翻来覆去看。那时颇有些唐吉诃德般的勇气,不看英语不做数学,最喜欢翻来覆去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陆机的《文赋》。那个本子记了小半本东西。高三一年,作文无忧。

后来弃用了这个本子,最大的理由就是东西多了不好找。然后几年浑浑噩噩,混乱无序的乱用了几年电脑,直到遇到evernote2,那个纸条一般的笔记软件。之后,Mybase、evernote、Mediawiki、Confluerence等等所有和知识管理相关的软件都接触过。觉得还是Evernote好,但还是无法解决读书卡片的问题——设置不了字段,元素化起来整理不方便。直到一狠心啃了几天Filemaker,似乎真的走上了至少是目前能看到的终南之道。

知识管理这事,如美国诗人艾略特所说: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131/

我对于阅读的一些观点

曾经在微博上和@哥本中分 老师聊起过知识管理系统这个话题。当时浅尝辄止了。一直想写几笔,却只因系统过于宏大,不知何处落笔。总想整理一下。前晚读到徐子渔老师的《我对于阅读的一些观点》,相击生火,信笔记录如下。

文中有六条读书建议,颇为中肯:

1.集中阅读一本书,读完再换。
2.值得读的书要读第二遍,决不放下后就丢一边。
3.别吝惜买书的钱。
4.也别吝惜买书签的钱。
5.别沉迷中文电子书。
6.一定要做读书笔记

与徐老师不同的是,阅读体验中更多的是多线阅读,同时阅读2-3本书。这些书往往是不同领域的平行线——一本杨继绳,一本Facebook效应,一本商务的汉译——什么可能都有。习惯于根据环境和时段选择书籍。早晨、中午无人打扰的时间很宝贵,一般会看优先级最高的书。晚上下班累了,翻翻思考强度小些的书。出门在外没有电脑记笔记,就看看“机场”味稍重的书,一本书也没几张卡片可做,手机拍照足以应付了。阅读这回事,就是给自己请老师上课,课程表上多几节课,问题不大。我们不都是一天6节课8节课过来的?

读过一本书,一定会有多则一两百少则一二十的卡片摘记和思考留下来,整理进Filemaker的时候是一遍Review,精华部分两次记忆已经有印象了。剩下的工作留给关键字检索吧,有兴趣回顾书籍了就搜索书目字段集中回顾,有需要参考或引用了就搜索内容字段以关键字聚合。从个人的体验来看,效率挺高,效果挺好的。

家里有一二三四五个大小不等的书柜书架,买书是生活中一大支出。曾和一位老哥有共识,买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消费(或许只有在中国吧)。深以为然。自从把兴趣转向扫描版PDF,连这最便宜的消费都缩减了支出,有时想想挺对不起著者们的。同意少看论坛上的TXT、文字版PDF文档,真的不知道对不对,准不准,完不完整——看小说看到太监版实在扫兴,几年前也经历过。现在找书,第一优先级是扫描PDF,这个版本到手,就可以参照着去找Mobi或TXT了,手里有了把尺子,踏实多了。顺便说一句,不太喜欢“6寸PDF”,总觉得过度加工了——保真就看扫描PDF,小Kindle就看TXT、Mobi,看不出6寸PDF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徐子渔老师的6个观点梳理了5个。君子和而不同,无论附和或相疑,读书终究是人生乐事。隔空喊话探讨读书,更是乐事中的乐事。

第6个观点,徐老师的书签确实是保持书籍原样同时可以整理笔记的不二法宝——尤其是对于习惯了Kindle DXG,纸质书已用作收藏的人——像我这样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