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企业

施工类企业的资质

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我国将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各个序列有不同的专业类别和级别。例如,施工总承包资质可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建筑业企业资质实行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

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施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施施工承包。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

获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摘自:《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2009年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698/

中国化学(601117.SH)2010年报点评:4.债务结构和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同行业大型央企

判断企业的财务能力要对比同业,对比同业最好的做法是选择业务模式、经营规模、企业性质相似的同业。下面将中国化学与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几家企业对比。

image

中国化学主营业务为化学工程承包施工,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要求远高于普通的基建、土木项目施工,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门槛,较高的销售毛利率也是源自于这个经营特性。净利润水平申请人同样居于领先地位,显示在拥有了较好的行业地位的基础上成本费用控制良好。ROA、ROIC领先于其余几家大型国企,显示了经营中申请人调动各种经济资源的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经营绩效。整体说来,作为一家市值数百亿的大型工程承包企业,申请人经营绩效良好,盈利能力较强。

15%的毛利率水平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门槛。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这个规模的承包商在我国均为国企,上游资金来源基本都为财政投入,下游客户也多为国资委控股的“关联企业”,鉴于此承包商很难拿到15%以上毛利空间的溢价合同。与同业对比,中国化学的毛利水平最高,已经超过14%。由于目前财务负担较轻,ROE、净利润率均显著高于同业。其同业中,中国中冶借助技术门槛毛利水平次之,但ROA、ROIC、ROE却低于中国建筑这种土建企业,其调动资源的能力值得未来好好研究。

image

债务结构指标方面,中国化学同样全面领先。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率上其余几家同业在2010年均放大了债务规模,只有中国化学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我们更应该将此视为一个信号:中国化学目前的财务特征主要是由于正在消化上市募集的大量资金带来的,企业自身经营能力要看2011年年报。

都说船小好掉头,驾驭一个数百亿市值和销售收入的企业能取得如此的财务成绩实属不易。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基本判断:(1)受益于技术门槛,中国化学在财务上已经全面超越了建筑施工类同业;(2)上市募集资金加剧了领先优势;(3)上市后2-3年募集资金进入企业资本循环以后,中国化学的实际经营能力值得高度关注,2011年年报应该能看出端倪,值得高度重视。

(未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682/

中国化学(601117.SH)2010年报点评:3.上市大幅改善债务负担,财务状况稳健

image_thumb[65]

1.资产负债表分析

image_thumb[63]

中国化学2009年末上市募集大量现金。大量资金的爆发式涌入对企业后续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财务上体现在:(1)资产负债水平降幅明显,如果换算成权益乘数降幅更加显著,同时流动性指标显著改善;(2)集中改善了债务结构,带息债务比持续下降,偿贷能力明显上升;(3)相应的周转指标小幅改善。同时,固定资产小幅增长,显示募集资金正在逐步进入企业日常的资本循环。当然,这种转换的速度有待进一步观察:太快了会导致计提大量折旧影响资产负债表,太慢了募集资金又未能充分利用,易被投资者诟病。这种节奏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去掌握,2011年年报出来后可以做进一步判断。

2.损益表分析

image_thumb[62]

近年来中国化学收入规模上涨,毛利水平整体有所提高。目前14%以上的毛利空间明显高于常规的土建企业,显示了较强的技术门槛。ROE由于所有者权益增长有所下降,显示出片面看待这个指标是多么的不靠谱。三费占比整体降低,主要是上市后财务费用逐年改善,目前已呈现流入状态。建筑类企业普遍营业费用占比不高,中国化学的管理费用占比有所上升,主要是上市后改善了员工待遇所致(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在销售现金流入中的比值有所上升,见下图)。

3.现金流量表分析

image_thumb[61]

经营性现金流入较为充裕,由于付息债务的压缩,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对带息债务的覆盖比已经接近了200%,这在一般的工商类企业中非常罕见。中国化学收入中的现金含量波动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建筑类企业合同周期较长所致,但多年来的比值合计100%左右,全年销售现金流入与资产负债表日的存货、应收账款比值稳定,目前情况正常。

可见,中国化学这家企业在财务上的特征是:上市后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显著,日常经营稳健,现金充沛,财务安全性较高

(未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674/

中国化学(601117.SH)2010年报点评:2.近年来经营规模稳定增长,主业集中,项目储备充足

image_thumb[33]

中国化学主营工程承包、设计、勘察等业务。2006年以来收入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工程承包业务,主业稳定。2010年中国化学合并口径下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超过300亿元,在行业内不及中国中铁(4731亿元)、中国铁建(4702亿元)、中国建筑(3704亿元)、中国中冶(2068亿元)这些建筑施工巨无霸企业,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9.85亿元),在百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9家建筑施工企业中排名第5。

image_thumb[36]

盈利结构方面,中国化学主要的毛利来自于承包业务。设计勘察业务由于毛利水平较高,利润贡献度高于收入占比。由于海外的印尼电站等项目近期投入使用,其他业务也开始实现盈利。中国化学毛利规模在2009年有了明显的增长,这与其全年经营为当年12月上市全力冲刺有关。

image_thumb[41]

近年来中国化学新签约合同金额持续增长,签约金额与收入的比值保持在1.5以上,在未来经营中具有较好的成长性,未来经营规模仍将持续扩大。签约合同中国内金额占比较大,2009年以来由于海外市场形势下滑,国内宏观投资加大,国内新签约金额占比继续增大,使中国化学的实际经营与国内投资规模变动的关联度有所强化。

image_thumb[44]

中国化学签约合同80%来自于化工直接相关的项目,上图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中国化学主业较为明确、集中。

(未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664/

中国化学(601117.SH)2010年报点评:1.概述:历史悠久,实力较强

目前市场普遍看好化工行业。化学工业受到各方面资源的限制,市场集中度普遍不高,具有一定的门槛但护城河不够深。与其关注化工行业的生产企业,不如向上游溯源,看看化学工程承包施工企业。目前在A股市场,此类企业有两家,分别为601117中国化学和002140东华科技。东华科技是中国化学间接持股的三级子公司,被中国化学实际控制。中国化学是我国化工项目承包类上市企业的唯一典型代表。

中国化学前身为国家重工业部在1953年成立的直属企业,现为国资委下属央企。目前中国化学在石化、化工等化工行业细分市场中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个别细分市场可达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具有较强的垄断地位。其主要竞争对手为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内部的工程施工企业。两个直接竞争对手均未上市,在集团内部被牢牢定位于系统内的配套部门,以服务于集团内部项目为第一要务,市场化程度不高。中国化学在化工项目承包领域的领先优势较为明确。

在实际经营中,中国化学的集团本部会根据客户级别、项目规模的不同由本部或二级子公司出面签约。本部签约后会将具体工作分包给下属企业,所以从报表来看,本部资产、收入在合并报表口径下占比不大(收入占比0.58%,资产占比41.6%,负债占比8.54%),财务数据不具有典型意义(如存货为0)。

中国化学的下属子公司在地理位置上遍布全国各地,主营业务领域也不尽相同,在地域上和行业上均不会产生直接竞争。如下表:

image

(未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654/

免检制度的起点终点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出政府监管部门手段落后、监管失控的问题。在199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全面的“事前抽查”为主的制度, 但是在执法检查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借此抽查权力对企业进行“管拿卡要”, 利用权力进行寻租活动, 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因此我国在2000年制定了《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 避免重复检查, 以保障符合免检产品资格企业的经营自由权。而三鹿集团正是免检企业之一, 因此逃脱了中央和地方质检部门的持续性监管。2008年9月18日, 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予以废止。

摘自:刘德海,屈立波,《乳品安全:基于离散变量逆向选择的分析》,《商业研究》,2010.1

20101227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