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交易系统

想盈利,该怎么亏?

(Photo By www.adactushousing.co.uk)

我真的很感激那些连续出现的小亏损。正是这些令人讨厌的小亏损,把那些比我更聪明的交易者挡在了获利的门外。 ——金融帝国

真正理解“盈亏同源”,是交易员盈利的前提。有些时候,盈亏不仅同源,甚至同体。见过很多交易系统,回测的时候命中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高命中率的前提下,还可以拥有整体2:1以上的盈亏比。无一例外,这些系统一旦付诸实盘,都是亏损的。——否则,全世界的钱都被一个人赚走了,市场就不是市场了。

亏损的原因林林总总,有些是回测主观系统的时候不经意从右往左看,开启了上帝视角;有些是不知不觉间采用了“未来函数”;还有一些,则是回测时间过短,没有经历完整的“高波动-低波动”周期。这些都是导致纸面盈利的交易系统亏损的原因。

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可遇不可求。如果说开发一个系统常常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话,这里的“假设”实际上是大量显性和隐性思考的结果。瞎猫撞到死耗子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非常小。这种思考要持续、专注,一以贯之,才有当头棒喝般的顿悟。

这个思考的过程,其着力点应该在如何亏损上。一个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必须要有明确、清晰的亏损要素。

具体来说:

  • 第一,单笔交易层面,必须有不少于1/3的交易亏损。亏损的本质是释放风险。因此,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中,单笔亏损交易的量必须要有保障。一个胜率过高的交易系统,意味着巨大的崩盘风险。典型的例子是A股市场的“死扛”策略,单纯看胜率,会非常高,其中毫无风险释放的渠道,这种策略是不可取的。小额的亏损在少量付出金钱的同时,本质上是释放风险。交易系统要想稳定盈利,这个环节是不能少的。从经验上看,高于70%的胜率往往会偏向于“刮头皮”,风险释放渠道是不够的,对技艺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一个好驾驭的交易系统,其中的单笔亏损比例不应该低于1/3。
  • 第二,整体绩效层面,必须要出现3次到5次以上的连续亏损。除了通过单笔亏损释放单笔交易的风险,交易系统还必须有连续的亏损,用来释放系统性风险。这里有四重含义:
    • 首先,如果没有连续的亏损,一个正常的(不过高的)胜率就无从保证。这个不多说。
    • 其次,没有连续的亏损,就必然没有连续的盈利,整个交易系统就没有创造“上台阶”交易的可能,交易系统的盈利能力就要被打个问号了。
    • 第三,如果没有连续的亏损,交易系统的门槛就不存在了。这里举个例子,长期以来A股市场“打新”全凭手气,基本没有风险,因此打新市场里聚集了大量不参与投机交易的低风险爱好者,“打新”这个策略,注定也就是低风险、低收益了。
    • 第四,只有存在连续的亏损,交易者才有施展价值的舞台。控制亏损的频率、幅度是可以节约风险利润,是盈利的重要来源。交易系统只有存在连续亏损的基础,交易者才有施展的舞台。以双均线系统举例,改善双均线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通道(动态的、静态的)过滤掉发生亏损的交叉点。这个过滤的过程,就是交易者的工作。没有这个工作,交易者就成了下单员,交易的趣味将大打折扣。
  • 第三,系统开发层面,必须要因为思考交易系统亏欠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除了数字上的亏损,还有一种亏损是必须的,那就是开发系统的成本必须对交易者的兴趣、爱好、习惯造成了挤占。交易系统稳定盈利,生活上的“亏欠”也是必要的环节。还是分几个层面说:
    • 字面上的稳定盈利本身就很难。人无风趣官多贵,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舒舒服服拍脑袋也可以创造交易系统,但你放心,这种交易系统要么过不了回测关,要么过不了实盘关。
    • 交易者和交易系统需要磨合的过程才能经历实盘的考验。交易者熟练驾驭自己开发的交易系统,才能摆脱犹豫、迟疑、拿不住单子等等负面的状态。开发的过程中,交易者会切身体会彷徨、怀疑、绝望等情绪,进而经历一番涅槃,交易系统才能向钢铁侠的盔甲一样,与交易者合而为一。这个锤炼的过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哪个字都不舒服。

可见:

  • 所谓“稳定盈利”,就是持续地、可控地亏损。——没有持续的亏损作为门槛,交易的盈利就会被无限摊薄;没有可控的亏损,交易的盈利就会被无限回吐。
  • 所谓“持续进步”,就是持续地、可控的亏欠自己。——没有持续的亏欠,心神就会随波逐流,难以专注,无法提升;没有可控的亏欠,生活就会失去平衡,交易者也要走火入魔。

盈亏同源,重点在亏。就像做贼,既要会吃肉,也要会挨打,重点在会挨打。
把握这个度很难。交易是一场修行,就像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位交易者都永远在路上。

EOF

以下是早期关于“亏损”这个主题的链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729/

没扳机的枪是响不了的——入场要有信号的支持

Trigger Control

  • 主要内容
    • 日线交易要有日线级别K线信号的支持。
    • 即使是回撤入场,也要在入场信号出现之后。

下图中大部分时间中,市场是一个盘整的区间。区间中,只有底部才有进场可能性。由于这个区间太窄了,空间不够,所以区间突破前,任何进场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20160623

区间终究是要被突破的。一个狭长的区间,往往意味着一次有力的突破。棒19开始的尖峰呈现出了很强的力量,几根K显得阳线实体互不重叠,直接突破了前期狭窄的盘整区间。毫无疑问,这次突破是有效的。随后的回踩也是很理想的Pullback形态,力量不强,斜率不大,回踩放缓。一切都顺风顺水,价格在回踩测试棒9的前高。

这个时候,也许会有交易者会按耐不住,难免开始手痒、心急,着急入场,于是被套。价格没有获得任何有效的支撑,直接去测试区间底部了。

事后用上帝视角看,做多当然是错误的。固然,没有任何交易架构拥有100%的胜率,但很多亏损都是可以避免的。上面就是一例。开仓入场要依靠入场信号。具体的入场信号之于交易者,如同发令枪之于运动员。一个运动员,如果不等发令枪响,总是抢跑,不说犯规与否,单是一次次的体力消耗也能在枪响之前就让运动员气力全无。交易也是一样,不等信号直接入场,账户里的资金就会像运动员体内的爆发力,提前无谓消耗,待到有效的信号出现,早已没劲了。

这个图中,尽管盘整-突破-回踩几个大的架构都有,但最后的扳机不存在。回踩中,从日线看没有任何明确的入场信号。如果把回踩看作一个微型的下降趋势,那么趋势线完全没有被突破。棒22的前一棒很关键。如果这一棒不收阴线,而是形成一个下影线较长的Pinbar,K线振幅适中,收盘价又能回到前一棒的阳线实体内,参考之前大的架构,将行程一个非常理想的入场机会。但是,在这个案例中,这个入场信号不存在。棒23的大阴线宣告了做多计划的彻底破产。

这把枪再好看,没有扳机,也注定响不了。端着没有板机的枪打猎,流血是唯一的结果。

总结两句话:

  • 日线交易要有日线级别K线信号的支持。
  • 即使是回撤入场,也要在入场信号出现之后。

读到这里再看一遍图,会不会有了些新的发现?

20160623

文后再说几句。根据Al Brooks的分析,这里还有另一层分析。棒14开始,价格从区间的底部向上形成了三推。棒20前一棒是一个拥有上影线的阳线。上影线很长的K线出现在三推形态中,交易者们会预期后面一棒会再次测试影线顶点。三推中,价格达到影线顶点,顺势刮头皮者会平多,逆势刮头皮者会开空,空方力量会增强,回踩即将展开。——日内五分钟线的交易里及时做出这些分析,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653/

黑色暴涨,“看空不做空”?

2016 03 0811 07 04

黑色系商品暴涨,“看空不做空”又频频出现。交易不应该这么复杂。“看空”是观点,“不做空”是做法,观点和做法不一致,事情就复杂了。交易要简单。理想化的交易应该只有“做”与“不做”——极少的时候做,大多数时候不做。

交易的目的是赚钱,不是做天气预报,不是描述后市的走向。成功的交易员不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不需要“看空”还是“看多”。交易员在场内只做一件事情:识别供需的强弱。强弱以价格和成交量的形式呈现,强弱背后是供需。市场的趋势也好,盘整也好,支撑也好,阻力也好,突破也好,回撤也好,背后的本质都是供需关系。一个金融交易员,根本的工作是要理解市场中供需力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克服贪婪和恐惧,通过建仓、持仓、平仓、空仓去贴合供需变化。

以这波黑色的暴涨为例。在线有在线的原因,空仓有空仓的理由。判断交易员的操作正确与否,唯一的标准就是交易员是否执行了交易系统。短线交易者可能看到一两个日线形态就开仓,中线交易可能还要等待周线级别信号才入场,长线交易可能还需要等待多几个周线级别的高低点确认趋势究竟是反转还是延续。不同的交易“门派”按照不同的“剑法”操练,是否执行了自家的招式才是关键。市场的钱是赚不完的,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交易要简单,不要太复杂。

交易员要有追求,但永远不要希望自己能预判到每一次上涨下跌——那是上帝的事情。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交易员要做的是尽可能克服贪婪,克服恐惧,放过不属于自己的盈利,抓紧属于自己的盈利,赚该赚的钱,不赚不属于自己的钱。落实到微观,只有一个永恒的追求:减少回撤,避免亏损。仅此而已。盈利?那是上帝的礼物,是对约束的奖励,是对克己的回报,交易员不能提要求。

做法就是观点,观点就是做法,交易员要知行合一。看空就要开仓做空,入场做空就是在看空。不做就是不确定,不确定就不做——交易员要实事求是。“看空不做空”这样的状态,值得每一个交易员反思。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602/

错过了买卖点,还要不要入场?

A9768122b5

市场中重大突破常常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预埋条件单,很可能会错过买卖点。A股市场尽管没有条件单,但如果没有在当天收盘前的几分钟进场,等到第二天跳空开盘,买点常常会错过。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林林总总的原因可以大致划分两类:主观原因(包括疏忽、忘记、遗漏)和客观原因(系统、软件、服务器、网络)。

无论原因是什么,买卖点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应该追单进场的。

以下谈四点想法,前两点是“为什么”,后两点是“(不)怎么办”。文字不长,不再区分。这段文字如果配图可能会更好理解。这里试着仅用文字把问题说清。

首先,错过买卖点以后追单进场,会拉低交易系统的绩效。

从整体看,任何一个交易系统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开仓频率、胜率和盈亏比。单笔交易的买卖点不对,会直接拉低这一笔交易的盈亏比。追进去的单子,盈亏比往往已经不好了。举个例子:

一笔交易,以预埋的入场点入场,10个点位止损,假设最终获利30点,盈亏比为3。如果错过了入场机会,超出了10个点位以后追单入场,则止损空间变为了20个点,同样的出场点出场,盈利空间变为20个点。这时候,这笔交易的盈亏比下降到了1。考虑到潜在胜率,交易价值骤降。

不仅如此,这时开仓的规模也面临两难:要么保持原有建仓规模不变,由于止损空间放大,则实际的风险暴露变大;要么保持风险暴露金额不变,缩减建仓规模——两个选择,要么放大了风险敞口,要么在降低盈亏比的同时进一步缩小了潜在盈利。

评估或衡量交易系统的绩效,要用回测中的整体盈亏比、胜率和交易频率。历史回测不考虑操作风险。如果实践中出现了类似上述情形的话,则是人为对回测绩效进行硬性的折扣。这是得不偿失的。

反之,如果错过买卖点后不再追单入场,对交易系统的损害则没有这么大。任何一笔交易,平仓出场之前的实际回报是未知的,预期回报只能用历史回测的平均水平衡量。

我们不会知道任何一笔没有实际开仓的交易究竟是不是赚钱。以上述例子的情形分析,错过了买卖点,不会拉低交易系统的盈亏比和胜率,损害的仅仅是交易频率。对于一个趋势交易者而言,手里如果运用着3-5个交易系统,每个交易系统每年开仓10次左右,同时跟踪5个市场,在5年的交易周期内大致开仓1000次左右,错过某一笔交易,仅仅是让1公里的“长长的坡”变成999米,对最终滚出来的雪球影响会小很多。

其次,从交易者的操作心态上分析,追单进场往往会导致进退失据。

正常交易,正常入场,则止损点是唯一的——要么根据均线,要么根据形态,要么是固定的回落比例。而追单进场后,实际入场点和原有的“唯一止损点”之间,多了一个“理论入场点”。这个中间点位的存在,会让交易者的操作进退失据。

如果入场后价格向不利方向变动,价格运行到“理论入场点”时,交易产生一定的浮亏,这时,交易者会想,“早知如此,就不追进去了”。之后,如果价格没能迅速脱离成本区(即迅速摆脱“实际入场点”),对比正确的入场点(会产生一定浮盈,至少可以减少大量浮亏),账面的浮亏又往往是没有必要的。

这时,这笔交易已经脱离了交易系统的保护。由于没有回测数据的支持,交易者的心态和手法多半将迅速退化,进退失据。

第三,错过买卖点以后,价格如果重回挂单点,也不该进场。

同一个价格点位,预埋单子挂单进场和价格突破后回踩进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身高突破一米七,和一个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身高回落到一米七,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乔治·索罗斯引申卡尔·波普尔的“证伪”理论,认为“被市场判断为错的”是交易中最可靠的判断标准。在突破交易中,一个单子挂好,预埋的点位一定是一个有意义的关键价格。在价格触发预埋单的时候,后市的发展没有人知道,价格有很大的概率会沿着突破的方向继续运行,直到产生新的价格推动因素。而价格完成突破后出现小级别的反转,导致价格重新回到挂单点,则挂单点的突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证伪,原点位已经不再具备挂单时的初始意义。此时,不宜继续进场。

从技术的角度也很好理解,一个突破后的回踩,在小级别意义上往往是一个震荡区间的拓展。在挂单点的前方,回落会产生一个新的支撑阻力位。这种变化后,无论是趋势交易者还是震荡交易者,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已经变化了。突破点的前方不再是一马平川,此时入场,遇到假突破的概率会上升,潜在的胜率会下降。

第四,大趋势要跟,但单笔买卖点不要追。

遇到大趋势,不应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放弃。但即使是大趋势中,也不应在错过了具体买卖点后追单进场。

趋势和震荡构成了全部的市场行情。趋势结束之前,没有人知道趋势会延续多久。

如果趋势即将结束,追进是没有价值的。“趋势的最后一段行情往往最肥美。”但这时候的追单胜率最低,回报最小,风险也最大,与其错过入场点之后贸然进场,不如再等等看,看看趋势是否会延续。

如果趋势还会延续,追进是没有必要的。大趋势不是一天走完的。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交易,趋势形成后往往可以运行30-50根K线以上。真正地大型趋势甚至可能达到几百根K线。一个买卖点出现,错过了固然可惜,但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上车就去扒飞车。火车走走停停,总有到站减速的时候。错过了克罗1号买点,一定还会有3号买点。在真正的大趋势中,比尽早入场更重要的是头寸管理。当然,这不是今天的讨论内容。

因此,无论趋势是否延续,追进要么是没有价值的,要么是没有必要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93/

为什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063330af83

Al Brooks做过这样一个比喻:

James Galway给马友友提供了一支漂亮的长笛,让马友友别拉大提琴了,换笛子学一学。Galway的理由是,他自己吹笛子赚了很多很多钱,你猜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会不会接受Galway的建议呢?当然不会。马友友的选择必然是继续拉好自己的大提琴。用这把大提琴,他将给自己赚来比学长笛更多的钱。

Al Brooks当然不是在说音乐。他在说交易。一种交易模型、交易系统就像一种乐器,掌握了它,交易者就算是有了一件安身立命的家伙。交易系统最重要的属性是契合性格,这就像乐器一样,打惯了架子鼓的鼓手,短期内恐怕很难驾驭竖琴。一个交易系统紧紧的契合一个人,不同的交易者之间是不可以混合使用的。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类比。在这个类比之下,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 比如,在交易中,该不该接受别人的交易提示?

    不该。总是有很多大师,或者开群,或者写博客,一呼百应。作为交易者,该不该接受别人的提示呢?一个大提琴演奏家,要不要看着网上的长笛教学视频,然后跟着练习吗?当然不,精力是有限的,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大提琴上才能赚来越来越多的钱。跟着大师学长笛,浪费时间浪费钱,边际效用肯定不及自己的主业。

  • 比如,要不要回答别人关于交易的问题?

    不要。圣杯是不存在的。任何交易模型和系统都有亏损的时候。单笔的亏损要靠系统弥补。就单体而言,任何一笔交易都有亏损的可能——对于趋势交易者,亏损的可能往往大于二分之一。单一的交易建议单拎出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接受建议的人,就好象对着教学视频学习长笛的学生,很难应对单笔交易行为的亏损。即使是老练的交易员,由于系统和模型不同,也很难通过严密的交易系统化解单笔亏损的风险。这时候,给别人交易建议无异于教大提琴家吹长笛,建议从给出的那一刻起,就是错的。

  • 新手呢?既不会提琴,也不会长笛,一点一点带着做不行吗?

    也不行。任何技能的习得,靠得都是练,而不是学。想想你学习游泳的时候,学习自行车、开车的时候,学习做饭的时候,哪一个实实在在的技能是学来的?都不是,都是练出来的。交流交易的心得、理念没问题,交流探讨交易背后的世界观、认识论也很好,唯独具体的交易行为——包括开仓、平仓、资金管理——是教不出来,是学不到的。书山有路勤为径,交易之路要靠脚底板一步一步走出来。否则,照猫画虎跟单,只能如用硬塑料的模具套写毛笔字一样,浪费时间,害了自己。

正是因此,Al Brooks才说:

Usually in trading, those who know don’t talk, and those who talk don’t know.
(交易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87/

精确地亏损,糊涂地盈利

精确地亏损,糊涂地盈利

利润总能自己照顾自己,而亏损永远不会自动了结。——Jesse Livermore

亏损是盈利的前提

交易获利,归根结底要通过捕捉趋势实现。交易技术就是趋势预测技术。即使是震荡市,所谓的做“反转”,也是建立在假突破位置附近的小止损、高盈亏比的低级别趋势。

趋势交易的前提就是把握好盈亏比。好的盈亏比首先要确认好止损的位置和幅度——也就是说,做一笔成功的交易首先要解决亏损问题。只有知道了最不利的情况是什么,才能真正下单。下单后,即使交易的结果是“-1R”,也是一笔正确的交易。在这时,亏损也是正确的组成部分。

Van Tharp曾经说,交易的乐趣就在于亏损的可能性。交易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在于遵守交易系统。在交易系统的约束下,误判行情错误,一定不是真正的错误。 单笔的亏损只代表个别头寸的损失,并不代表交易失败。亏损原本就是交易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交易者必须坦然接受。

只有在交易失控的情况下,听任小幅度的亏损演变为重大损失,才是一个交易员真正的失败。

亏损务必精确

在《洛氏霍克交易法》中曾经读到一句话:

使交易账户增长的最大秘密——避免亏损。

真正让交易员成功的公理是复利效应,而账户净值的深幅回撤是复利效应发挥作用的最大敌人。在可行的交易系统的庇护下,唯一能让账户出现深幅回撤的原因就是失控的亏损了。

在开始获胜前,交易员必须得学会阻止亏损。 无法正确看待亏损,往往意味着交易员不愿意接受亏损的现实。而不愿意接受亏损的现实,往往意味着亏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一旦交易已经失败,就必须承认,立即认赔出场。交易制胜的关键,在于输的时候不要输得太多。如果亏损部位能够认赔,获利就会自然累积。

亏损可以出现,但亏损必须可控,必须精确。

盈利尽量糊涂

在很多书籍中都出现过这句话:

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

Cut loss hort, let profit run!

我从来不知道一笔交易会盈利多少。控制好了一个R的大小,剩下的事情不妨交给市场。趋势交易者捕捉到了趋势,如同垂钓者钓到了大鱼。如果急急忙忙获利出场,就如同钓到了大鱼却只抓住了鱼头。有风务必使尽帆,除非趋势结束或反转,不如让利润自己照顾好自己。米高·马加斯曾说:“赢钱的战役不好好利用,去赢到尽的话,何来利润填补输钱的买卖?”。

还是Livemore对前面的话理解更准确:

让利润奔跑吧,你驾驭它一起奔跑。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五个字:止损不止盈。面对盈利,要尽量糊涂些,再糊涂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30/

交易越来越无聊,你就进步了

交易越来越无聊,你就进步了

“当你把交易做的越来越无聊,你就在进步。”

交易者每天的进步是自己可以体察到的,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只要用心了,进步就像生长的牙齿,是实实在在的。

可为什么感觉无聊了,就意味着进步呢?

无聊,意味着交易已经由系统接管

凡是机械的,才是无聊的。想想10086的话务员、地铁售票处的售票员、商场的收银员,这些岗位统统都是无聊的,因为其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完全嵌入一个巨大的系统,个人的能动性无从发挥。巨大的系统和螺丝钉一般的岗位是对人性的摧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岗位的出错几率很低。一个收银员、一个话务员出的错误很少会多过、大过出租汽车司机。他们所处的强大系统保护了他们,严格按照系统要求合规工作,就不会出错。

交易也是一样。每一笔头寸开出,资金便承担着市场波动的风险。无论是开仓平仓还是空仓等待,交易者也需要一个强大的系统和流程保护交易行为。因此,个人交易者需要建立一个规章制度,然后遵守它,执行它,这个制度就是交易系统。

感到无聊,说明你在做一个你自己系统中的话务员、售票员、收银员,你的系统正在保护你的资金。

无聊,意味着交易中已经没有了“手痒”

无论是日内交易、日线交易还是更长周期的交易,真正的交易机会总是稀缺的。漫长的等待期内,交易者很容易倾向于通过“做点什么”来寻找一种自我认同感和存在感。这是人之为人内在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有害的。“手痒”的交易通常不符合成熟的交易系统,往往也不具备实际的获利能力。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加以克服。

当交易者真正克服了“手痒”,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无聊”。

感到无聊,说明你已经战胜了阻碍大部分交易者走向成功的一大障碍:手痒。

无聊,意味着你与市场保持了合适的距离

总有一些段子,大概意思是某某某买了个什么标的,然后忘了,多久多久之后一看,赚翻了。这是捡钱的故事,不是成功的经验,不具备指导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忘了”以后是不会无聊的。小孩子寒暑假忘了期末考试,白领们周末忘了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令我们困扰的东西一旦“忘了”,困扰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交易者感到“无聊”,说明时刻还在关注市场——人虽不在市场,市场却在人心。把手悬在火苗上,远远地,不烫,却依然很热,就是这个距离。

冷爱比热爱更重要。如同Charles Ellis在《Winning the Loser’s Game》一书中说:“从短期来看,股市很迷人,也很会骗人。从长期来看,市场很可靠,也很容易预测,到了令人觉得无聊的地步。”

只有保持了这个“无聊”的距离,才能既不会因为过分远离市场,“忘了”关注的事情,也不会因为距离过近,被情绪化交易,被“手痒”反噬。

感到无聊,说明你和市场之间的距离刚刚好。

本文题记出自:《一些日内交易心得体会》,一并推荐。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23/

管好风险,“找到长长的坡”——一个通过资金管理手段优化交易系统的实例

找到长长的坡

如果你不能够遵守资金管理规则,还不如去拉斯维加斯走一趟。——Alexander Elder

这是一个虚拟的案例。这个交易系统是不存在的。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试算一下:交易系统的绩效与资金管理、交易频率之间的关系

结论是:结合对交易频率的控制,更保守的资金管理有利于交易绩效的改善。

未优化的交易系统

假设有这样一个交易系统:

  • 命中率:50%
  • 单笔交易期望:0.5R
  • 单笔盈利:1.5R
  • 单笔亏损:1.0R

这是一个盈利的交易系统。假设初始资金1万元,每次开仓投入1.2%的资金冒险,重复交易1000次。对这个模式进行100次独立的模拟,结果如下:

  • 平均终值为20.82万元,即本金的20.82倍
  • 期间最大回撤(MDD%)均值为16.36%

应该说,这个绩效是不错的。进一步通过计算标准差求得:

  • 终值与收益率
    • 有67%的概率,账户终值处于【10.85万元,30.78万元】的区间,即总收益率介于9.85倍到29.78倍之间
    • 有95%的概率,账户终值处于【0.88万元,40.75万元】的区间,即总收益率介于0.88倍到39.75倍之间
  • 最大回撤比率(MDD%)
    • 有67%的概率,期间会发生幅度为【–21.23%,–11.50%】的资金回撤
    • 有95%的概率,期间会发生幅度为【–26.10%,–6.63%】的资金回撤

如果用这样一个交易系统操盘,可知:

  • 账户最终出现小幅亏损的概率并不小
  • 出现10%以上的资金回撤是大概率事件,回撤幅度达到25%也是正常的

通过资金管理进行优化

其余条件不变,只是将R值由1.2%降为0.6%,交易次数设置为2000次,交易模式变为:

初始资金1万元,每次开仓投入0.6%的资金冒险,重复交易2000次

依然是100次独立的模拟,结果如下:

  • 平均终值为20.65万元,即本金的20.65倍
  • 期间最大回撤(MDD%)均值为8.50%

初步分析,收益倍数大体变化不大,最大回撤比率由16.36%下降为8.5%,下降了几乎一半。

同时,进一步计算:

  • 终值与收益率
    • 有67%的概率,账户终值处于【12.63万元,28.67万元】的区间,即总收益率介于11.63倍到27.67倍之间
    • 有95%的概率,账户终值处于【4.61万元,36.69万元】的区间,即总收益率介于3.61倍到35.69倍之间
  • 最大回撤比率(MDD%)
    • 有67%的概率,期间会发生幅度为【–11.19%,–5.80%】的资金回撤
    • 有95%的概率,期间会发生幅度为【–13.88%,–3.11%】的资金回撤

通过优化后:

  • 账户最终亏损的风险被显著降低了
  • 账户回撤幅度很可能被控制在15%以内

方法论的意义

资金管理很重要。两点启示:

  • 主动降低R值可以降低单笔交易风险。
  • 降低R值牺牲的获利空间要通过提高交易次数弥补。

巴菲特说,投资要“发现足够湿的雪和长长的坡”。提高交易次数就是在延长滚雪球的“坡”。当然了,如何提高交易次数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以后再写吧。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20/

交易中的“有为法”和“无为法”

池海东 有为法 无为法

在《离婚律师》第23集的开头,池海东对徒弟潘小刚说:

世间万法,都是有为法。如果有一天你能用无为法去面对得失利弊,你才真的能学有所成。

什么是“有为法”和“无为法”

我不懂佛法。简单学习了一下,大概有这两个出处。

  •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杂阿含经》:「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

知乎上也有俗界的解读

有为,是拦堵,是忽视主要矛盾。无为,是疏通,是直面问题本身。

交易中的“有为法”

大部分不能实现稳定盈利的交易者的亏损根源都在于“有为”——总想做点什么,看到价格变化,脑子里空想出未来的走势,就要入场参与。信号是真的,进场,信号是假的,也进场,没有信号,想象一个出来,还要进场。亏损以后,真正的交易机会来了,脑子里想着亏损,恐惧主导了行为,却又错过了赚钱的机会。

这种心态的变化很典型。问题就在于“有为”上了。这里的“为”就是赚钱。交易者总想“有为”,总想赚钱,就变成了以盈利为交易的目的,结果自然很难赚钱。

交易中的“无为法”

交易中的“无为法”,是指在操作过程中完全不考虑盈利,不考虑赚钱还是亏损,不去计算任何收益率、回撤幅度。即使有,那也是盘后的事。下单时决不考虑这些。

这种心态类似一种“无目的”的状态。表面上看来,交易者做交易不想赚钱,那怎么行?可实际上,你信不信,只有这样才能盈利。

交易者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不难,交易之难,难就难在知易行难,什么都懂,就是做不到。交易是克己的学问。心态约束、资金管理、入场技术这三大支柱中,心态约束永远是最重要的。而所谓“无为法”,就是心态约束的捷径。

管理自己的心绪,就像打理一座花园。杂草不尽,亏损不止。时时刻刻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时刻刻对抗贪婪与恐惧,是很累而且很容易失手的做法。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将这些全部抛诸脑后,不去管它,不战而战,无为而为。

去追求“无为的交易”吧

交易很累,累在交易之外。最耗精力的,是系统回测。其次是开发系统。
再次是读书学习前人的成果。除此之外,交易本身应该是“无为”的。

交易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精神和时间上的负担。

无为的交易应该是这样:一旦进入账号开始挂单,大脑应该是空的。不要说“想赢怕输”了,就算是交易的品种是什么都可以忘记。脑子里只有要执行的交易系统。挂单完毕,放下一切,盘中如何波动,与我无关。有止损单保护,出场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在这种交易中,交易员追求的东西,只有一个:执行交易系统。一个入场信号后顺利入场,一个出场信号后坚决出场,这笔交易就是成功的。如果你能做到每一个信号都坚决入场;同时每一笔交易都是计划内的,没有信号坚决不乱动——你也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放弃”收益,心如止水——也许这就是“无为的交易”吧!

2014-8-25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503/

职业交易员是如何克服根据自己的偏见和喜好来进行交易的?

本文为知乎问题“职业交易员是如何克服根据自己的偏见和喜好来进行交易的?”的回答。以下为正文。

首先实名反对@刘刈柳橙 的答案。月度25%的收益率,插图中特别加入“天通银”的字样,很难不让新手心旌摇摆。强调一点,在国内做交易,请选择证监会下面的各家交易所或正规商业银行,不要参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国内交易平台。知乎不是个专业的交易网站,在这里提及那些乱七八糟的平台只会害了更多的人。永远反对推荐证监会和商业银行以外的任何国内交易平台。

这是一个好问题,很好的问题,感谢@韦昌明 的邀请。

破个题先。这个问题实际是在问如何避免交易被情绪左右。实际上是探讨如何确保交易一致性。最近曾经写过一篇体会,题目叫做《收益率不是交易的目标》,探讨的就是如何处理交易心态。在我看来,交易心态、资金管理这两个东西与交易技术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随手归纳一些交易大师的观点,国内国外都有。

  • 交易系统中包括四个要素:方向预测、时机抉择、资金管理和心态控制。——《期货投资的命门》;

  • 做交易需要管理好三项要素:市场、资金和交易中自身。我们分别称之为市场管理、资金管理和自我管理。——《金融交易学》;

  • 要获得成功需要同时涵盖以下三个方面:方法;资金管理;心理因素。 ——《交易圣经》;

  • 成功的交易奠基于三大支柱。一是需要分析多空力量的平衡;而是需要实施良好的资金管理;三是需要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计划进行交易,避免套在市场高位。——《以交易为生》;

  • 我们坚信,要在投资市场赢钱,必须具有四个条件:一 ,要有准确的分析;二, 要有正确的投资策略;三 ,要纪律严明,切忌赢就赢粒糖,输就输间厂;四, 要有良好的资金管理。——《投机智慧》

  • 所有的因素归纳为以下五点:1.投资理念;2.研究分析的理论功底和交易技术水平;3.交易经验;4.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水平;5.交易心态控制能力。 ——《期货投资的命门》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所有的成熟交易者都在强调两点:心态管理和资金管理。这两点要比进出场的技术、判断趋势方向什么的重要得多。

举个例子,这个简单的交易系统,收益肯定比余额宝高:

每天选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晚上22:22,进入任意一个黄金交易平台,可以是上期所,可以是工行中行,掷硬币决定开多开空,然后设定一个止损位、一个止盈位,止盈空间是止损的3倍。如果是上期所,每20万元资金可以做一手,40万元做两手,以此类推;如果是工行中行,每3万元做10克。挂单后什么都不动,等着价格撞线。

按照这个系统每天都做,一年下来起码不会亏钱。有兴趣的可以拿着2013年的图复盘,看看能赚多少。这只是个最简单的资金管理。真正的资金管理包括多市场资金分布、品类限额、单一品种的风险暴露、头寸限制等。这里面的道道很深,后面会陆续说。

下面说说交易心态。

心态管理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你很容易想清楚这里面的道理,但很难做到。就好像减脂,任何人都知道控制热量摄入,主动运动就可以减脂,但很少有人能够获得成功。

在我心里,心态问题的牛鼻子就在于:我们太看中交易的收益率了。在前面提到的文字里:

贪婪和恐惧是交易的大敌。这两种情绪与亏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交易者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步摆脱贪婪和恐惧的过程。由于现有收益率较低而放大风险敞口,重仓交易,这就是贪婪;而由于提前完成收益率“目标”,为了确保”胜利果实“,人为降低风险暴露,这就是恐惧。以收益率为目标进行交易,注定要将贪婪和恐惧绑在身上。

因此,收益率不应该成为交易的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交易的目标?保持一致性。

这里的一致性包括:不在系统内的信号,不做;系统内的信号出现,坚决做;每次开仓的风险暴露,按系统做;出场时机,由系统决定。哪怕你是个主观交易者,系统是纯粹主观的,也要机械的按照主观系统来。完整、忠实的按照交易系统操作,就叫保持一致性。这才是交易的目标。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长久的生存在市场中。

更进一步说,保持一致性是为了什么?——

交易是一个游戏,不出局,玩下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因此,如果是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做好资金管理,保持好交易一致性。当然,浮皮潦草,简单勾勒几句,挂一漏万。任一个具体的点都可以说上万把字以上。

慢慢聊吧。

石本无火,相激乃生灵光。希望知乎里多些交易的讨论,也希望能得到@潘越 @乔二 等老师的指正。

重复一句:在国内做交易,请选择证监会下面的各家交易所或正规商业银行,不要参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国内交易平台。永远反对推荐证监会和商业银行以外的任何国内交易平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