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8年11月

知乎:30分钟级别3买失败原因探究?

原题目见 链接

看走势图:

600101,3F图,低点 6.60 向上分为 5 段走势,没有出现连续三段重叠。这意味着:

  • 15F 级别没有中枢;
  • 中枢级别小于 15F 级别——如果开 30s 图,或许会看到 3F 级别的中枢。

打开 15F 图,可以看到6月末以来的低点 6.45 之后的走势包含一个六段中枢,ZG=7.23, ZD=6.86。如图:

高点 8.59 下来,在 7.5 的位置直接向下跳空缺口跌回 ZG ,这个 1H 级别中枢的三买构筑失败。这里没有任何小级别背驰,没有可操作的买点。

这个走势只有一个很差很勉强的买入机会:价格跌破 6.86 后,按照同级别分解的角度,有一个围绕上面所说的中枢的盘整背驰。

之所以说这个机会很差,是因为(1)同级别分解只适用于作为“辅助线”,不宜作为单独的操作依据;(2)DD=6.45,6.6 这个位置高于 DD,盘整背离本身并不具备操作空间。

以上算是对这段走势的一个描述。

以上内容只是现象,深层次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可以看作”四个字(“可以看作本级别中枢”)。

这里不宜多说了,只说这些吧。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745/

知乎:惊为人天的一句话

原题目见 链接

过滤掉问题中的“定、状、补”,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把书读厚,再读薄,最后读成一张纸、一句话,那就是读书的最好状态了。

说几句。

网上的讨论,似乎提到分笔、线段、中枢的更多。在我看来,缠论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对现今的“技术分析”概念的扬弃和升华:缠论通过“分类”,将逻辑学“排中律”引入了价格行为分析,从而确立了逻辑层面的确定性。进而,建立“确定性”的交易系统成为可能,并将传统的“技术分析”手段统统归为了“概率系统”的范畴。

所谓“不测而测”,本质上就是通过周延的分类方法,不遗漏,不重叠,将未来各种可能的走势一字排开。这个分类的过程,就是“不测”;后面的演绎,就是“而测”。

分类中的每一种可能都有可能随时被证伪,但分类一旦做完,后续的走势演进必然在分类树中沿分支下行。在其他分支不断被证伪的过程中,确定性的窗口会偶发性的打开。一旦确定性的窗口打开,入场机会也就到来了。
从这个角度审视,传统意义上所谓“波段交易”、“趋势交易”,都可以在这个体系能找到合适的映射。通过缠论重新解构西方交易理论中的方法,可以过滤出这些“概率系统”中的确定性部分,同时,也可以用传统交易概念再次审视缠论,相互验证,互相启发。

这个过程无关“预测”。

“不测而测”的预测,不是猜,不是赌——准确的说,这个“预测”不是“表达”,而是“操作”。当完全分类衍生了短暂的确定性窗口,入场操作就是预测。这是基于确定性的预测,没有对错之分——这种“预测”就是事实本身,“预测”不可能偏离事实,“预测”也就不可能错误。

具体的交易场景不宜在这个回答展开。引用一句原文做结尾,也算回答上面的问题:

给出分段函数,就是给出最精确的预测,所有的预测都是当下给出的,这才是真正的预测。这种预测,不需要任何概率化的无聊玩意,也没有所谓预测成功的忽悠或兴奋。

——这即是我的理解中,整个 108 课里最为提纲挈领的一句话。

++++

关于这个问题,Price Action 的理论也有介绍。 Al Brooks 就曾在书中写道:

对于媒体和新手来说,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恐惧和贪婪。稳定获利的交易者们则没有这两种感觉。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不确定性(混乱)和紧迫性,他们利用这两种感觉来赚钱。每一棒以及每个市场的每一个片段,要么是趋势要么是交易区间。当交易者感觉确定时,市场是处于强趋势之中。当他感觉到紧迫感时,比如他想要在市场上涨时买进(或者在市场下跌时做空),但是非常希望出现回撤,那么市场就是处于一轮强趋势之中。他会至少在市价买进一个小型头寸,而不是等待回撤。

在这种视角下,所谓“趋势”和“盘整”差别并不大。只要能确定后面的方向,算好盈亏比,盘整有时候可以提供更多利润。道法自然,无论是美国的 PA 理论,还是中国的缠论,说的都是一个事情:

交易者要学会从概率系统升维到确定性系统,只做确定性的交易。如果把 Price Action 理解为类似“PinBar”的若干形态、Pattern,把缠论理解为分笔分段、画画中枢,可就真的辜负了这么多前辈的心血结晶了。

ChangeLog

  • 2018-11-12 初稿。
  • 2018-11-13 加入 Al Brooks 的观点,补充 Price Action 内容。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