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少做。
兵者不祥,好战必亡。交易也是一样,频繁交易一定亏钱。这里没有例外。所谓频繁交易,就是在自己的时间框架内,交易过小的波动。一般而言,获取价差要以走势为前提。无论什么级别的交易节奏,都要避免交易不稳定的被动。以缠论的视角切入,就是尽量避免交易笔段级别的波动。笔是最不稳定的,线段由于没有中枢的支持,依然不稳定。只有进行走势级别的交易,才占住了中枢这个核心基点,才有其他的一切。
一般而言,一段走势的完成总要经历上百个观察周期(k线),观察日线一年只有几次交易机会,太少了。这里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可以用次级别走势代替本级别走势。如果将“次级别”定义为 30s 周期,则一段 3F 图中的“次级别走势”,短则一小时,长则一个交易日,无论是长线短线,都有足够的交易机会。
明确了交易级别,就要定下来,然后少做了。只做属于自己的交易级别中的确定性机会。买卖机会只有四种。以最小观察级别 30s 为例,假设平均 2 小时完成一段走势,由于走势组合会产生大量的中枢震荡,再假设只操作一半的走势反转,大概每四个小时会出现一次交易机会。内盘期货每天开盘大概 6 小时,再短的短线交易,一天最多 2 次机会。多了就是一定是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一定亏钱。走势的转换节奏是客观的,交易次数频繁了,交易的一定不是有效的走势转换。交易的确定性来自于走势的“成住坏灭”,频繁交易一定会让脚踩到不确定性的区域中,丧失确定性。亏钱是必然的。
其次是要简化。
任何交易者,有效的学习时间达到一定数字,必然会接触两三套甚至更多的交易范式。有的是经济学,有的是政治学,有的是社会学,每一套范式都在构建逻辑范畴,用以解释世界。如同不同的文科学科都可以解释世界,不同的交易范式同样可以解构市场。但不同范式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如果简单的叠加不同的范式,大量的冲突产生,交易者的确定性和执行力就无法保证,交易会由此产生大量的噪音。
比较好的做法是,充分发挥不同范式的优势,在不同的执行阶段采取不同的范式。某一个操作环节只用一种逻辑解构。这样, 即可发挥不同工具的作用,也可以避免范式之间冲突。
例如,均线系作为工具,无论怎么变换均线公式,大抵都具备客观的优点,但不能提示买卖时机。那就不要把均线作为扳机点,而是作为过滤器。再比如,走势划分理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同级别分解可以划分不同的结论,区间套叠加后更复杂,不适合作为定性分析的过滤机制,那就作为消极因素,在完全分类后找到不同分类集合的“补集”,形成“无论是某某还是某某,也绝不可能如何如何”的结论,用来过滤。
任何一个交易者,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自在还是自觉,总要采用“选筹-顶框架-观察-动手”这几个阶段。不同的交易范式各司其职,有的选股,有的择时,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是比较好的联立方式。否则,很可能变成了过度复杂的民科。
第三是要愚钝。
玲珑剔透的心思做不好交易。就交易而言,成功的交易员、基金经理很少有玲珑剔透的心思。玲珑剔透的基金经理只存在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环境下,本质上是靠贩卖信息差做“倒爷”。表面的外衣是可能是定增,可能是转债,可能是各种好听好看的大词,但本质上是买卖关系,做信息掮客。
纯粹的交易者必须愚钝。自己定下来的方法,坚决执行。自己主动给自己的面前摆好一个面罩,挖两个孔,只从小孔中管窥世界。小孔以外的波动,视而不见。交易过程中,也没有那么多抑扬顿挫,什么库存供需某人的预测,完全不看。就按照自己的方法,把自己的面罩的小孔越堵越小,让自己的脑子越来越“傻”,这样才能有效的贯彻自己的交易手段。
任何交易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凡是自作聪明,灵光一现的时候,大抵也就是亏损的前兆了。越是觉得自己聪明的时候,越是可能亏大钱。反倒是绝望无助消极之际,行尸走肉执行了交易,偏偏赚了大钱。这是每个成熟交易者都要经历的事情。经历过了,总结体会,小马过河,不再犯错,这就算是成熟了。经历过了,不知悔改,总觉得人定胜天,那就永远无法盈利。传统文化的“守拙”、“知止”,都是这个意思。偏偏是近一百年来的新兴文化,以一系列的左也对、右也对、内因最重要,把人弄得神神叨叨,个个认为自己是天选的“The One”,丢尽了祖宗的脸,亏尽了兜里的钱。
少做、简化、愚钝,从方向上看都是做减法。为道日损,减来减去,剩下的是真经;外身而存,减来减去,留下的是长存。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风云居 | Less is more
本文链接地址: https://kangjian.net/blog/1985/